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但願劇情純屬虛構

本文12/1/2016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晚上10時多的場次,坐第三行,很側的位置,不能再挑剔,連續多天幾間電影院第一行都坐滿,這回由外國返港度假的親人買票,感謝也來不及。全城熱話,要是工種經常接觸年輕一輩的,諸如教師、社工,或青年事務委員會內的精英等等,不管有何政治取態,都該抽空去看看這電影。《十年》由五個故事組成,其中一個的劇情談及書店禁書,唉,真合時宜。

全院幾乎滿座,觀眾以年輕人佔大多數,平日港人多愛七嘴八舌,散場時,卻鴉雀無聲。不一會兒,聽到後面有人談論劇情。「這部電影預計到很多未來的情況,真不容易。」他的友人答:「不是預言,有些事現在已發生。」電影中描述的情節以誇張的手法呈現,突顯部分香港人對現狀的不滿及恐懼,作為當權者,若要了解民情,該花一個多小時入場觀看。這班電影創作人,為何會對十年後的香港這麼悲觀?更費解的是,這部「驚悚片」怎會吸引這麼多人掏腰包入場?



有觀眾在這電影的面書專頁留言指,片中大部分故事大家都似活在其中,並補充「此電影不適宜一般『港豬』觀看,或需『廢青』指引」。何謂「廢青」,沒有鑽研什麼學術定義,認識的年輕朋友中,有名牌大學畢業、從來積極工作、有承擔肯結婚,月入幾萬塊仍儲不到首期買樓,在已上岸的中產眼中,該把這類沒能力置業的也視為廢青?當政府中人正思量如何抓着年輕人的脈搏,怎能向他們埋手、做好青年工作?那先要有容人之量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感,他們要唱衰香港、抹黑政府也總有個理由,誰可以抹走社會的負面情緒?

李波事件,不是靠傳媒獨家報道獲得李某視頻就能安心,究竟是否涉及內地執法人員越境執法?書店五人真同時有興致冒險尋歡才失去人身自由?回歸十九年,不想失去這一代人,確切落實「一國兩制」,讓城內的人仍然有安全感,不是過分的要求吧。

深宵,友人在智能手機傳來口訊,慨嘆香港社會氣氛愈來愈差,這位一向尊重警隊的知名人物,留言時大吐苦水,指親身感受部分香港警務人員執勤時無理發惡,不明為何已過了雨傘運動的緊張形勢,警民關係仍未修好。順帶一提,若另一半或友好是警務人員,建議等對方心情極佳才一起看《十年》,否則,看完第一個故事,他 /她就會拂袖離場。但願,片中警方的惡行純屬虛構、妖言惑眾,在現實世界永不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