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 14/10/2014 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為爭取民主,撐傘不特止,還要出動帳篷去露宿,在萬千家長眼中,多少人會感動?或有更多「務實一派」會極其氣憤,不滿有其他勢力介入,教壞無知青年、中年與零星長者?那晚近十一時,與紀錄片攝影師緊跟她的步伐。在人群中,小妮子拿一個紙袋,裏面有小食、毛巾,小外套,就往添美道方向進發。她說:「晚上很涼的,睡到清晨時分還有點冷!」何苦不回家好好休息?作為紀錄片製作核心,不便打擾被訪者的獨立判斷。
「我打算下學期去台灣做交換生。」她讀的那間大學,跟多間外國著名高等學府都有聯繫,偏偏要去寶島,是受太陽花學運影響麼?要是去學台灣年輕人那一套,就是馬英九總統形容的激烈非法、甚至霸佔政府機關的不民主行為,那怎辦!前陣子拍攝集會情況,遇上《號外》總編輯張鐵志,問他如何看參加抗爭的香港學生,截稿前再了解他的最新看法,這位台灣文化人嘛,最近就去了港大開學術研討會討論台灣與香港社會運動。「我不覺得香港人較台灣人現實,這種佔領運動,後期人數慢慢減少是自然的,重要是運動要有節奏及方向感,要再創造某些集會,讓大家願意再出來。」
還要鼓吹年輕人走出來!香港為數不少做生意的、一直發奮靠自己的中產人士,包括面書中無數家長朋友及年長一輩,均齊心反佔中。讀那麼多書,還叫人違法?鐵志明言,在台灣,不同年齡層,態度也有別。「香港年輕人喊抗命時代,跟不同年代的人可能有差別,與台灣一樣,年紀大的可能較保守、認命,但我想這一代年輕人,他們是想爭取自己的命運。」
守護這城市,有人選擇冒被捕的風險去公民抗命,有的繼續緊守崗位、為口奔馳,要是出發點都是善意,理應尊重,別再口出惡言批評人家,好不?愛一個地方,每人表達方法不一樣,只要真心,就夠。去過金鐘被佔領的地方看看沒有?那邊沒有隨處棄掉的國旗,不見組織者派上的統一服飾。睡在街頭,不相識的互相照應,不怕深宵有人搶劫,且有年輕義工自發清潔地方。這群人,的確阻礙了馬路,影響了別人的生活生計,但,他們骨子裏那種良好公民意識,難道,不值一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