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誰有資格用石頭擲她們?

( 本文 20/1/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做記者,習慣和無數陌生人高談闊論,當中,有多少被訪者睜開眼說謊?人生歷練豐富一點的傳媒人,留意人家的眼神、不自在的肢體語言,反覆咀嚼一下訪問內容,不難發覺,前言不對後語者,天天都在鏡頭胡扯!

如何避過新聞審查,揭露政界人物的真面目?官商勾結證據在手,關鍵在,怎能確保報道順利出街?沒想到,邱禮濤執導的《雛妓》,會觸及這相關問題。那晚去尖沙咀看優先場,二三十歲的觀眾佔多數。電影中場,已聽到觀眾哭泣聲。為新聞已死而哭?暫不。

電影主軸,是探討女性如何自主命運。要擺脫悲情,認命還是抗命,人人底線不一樣,付出多少,值不值得,不必向別人交代,自己事自己處理。這些年,在不同場合認識的朋友當中,有這麼幾位的經歷、背景,跟主角的遭遇有幾分相似。現實生活中,有的朱唇吻千個,有的只給一個人,卻是別人的丈夫。站在道德高地,她們該沒面目見人?誰真有資格去執拾石頭擲她們?最討厭搞婚外情的,肯定一生不會犯錯?

這部電影,沒有刻意的裸露鏡頭,看畢這片,年輕人也不會多學到什麼花招。這年代嘛,要看色情片也不必到電影院吧。隨意在網上搜一搜,要有多激的視頻,瞬間就找到上千條。家長不必花錢加什麼過濾軟件,年幼的也自有辦法破解。無法避免子女早熟,倒不如主動出擊,早點跟他們談性說愛。這片沒有美化雛妓,點出這批女性面對的困局,值得深思。因幾句粗口,而界定這電影為三級片,有點可惜。

曾經,有電視台觀眾向新聞部投訴,認為記者不應在新聞報道,把性工作者寫成妓女。有思想傳統的管理層不同意,認為妓女就是妓女,不必淡化。友儕間,亦有不滿把年輕人出賣肉體說成援交,認為將賣身舉措形容得太浪漫,教壞人。

在傳媒管理層眼中,也許,經常批評舊公司的電影新星正是個壞孩子。他在片中擔當記者一角,演得不錯。留言讚賞,柳俊江謙虛說,只是做回自己。我不同意,他嘛,才不會稱呼用身體換取金錢的女性做雞。

該沒人立志要做性工作者,踏入火坑的,有許多故事。不了解,別做判官,可以嗎?


 
                                       《雛妓》劇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