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介紹番留學生大計

(本文 10/3/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一場雨傘運動,香港社會為數不少中年人、公司管理層甚至老闆,對年輕一輩有了戒心。據了解,有部分公司已初步評估,盡量少聘用今年畢業的大學生,認為這班熱血青年太激進,難以控制。當高中生加上部分初中生要上通識課,遇上香港罕有的大型群眾活動,親身到現場了解、拍照、採訪,人之常情,不宜與參與者畫上等號。有機會跟他們談談,會驚覺部分人滿肚大計,沉澱過後,不只空談理想。

某天,在晚宴上,坐我身邊的年輕朋友,外表有幾分像南韓新晉歌手。同一席嘛,反正都要等上小時才開飯,就來個自我介紹,嘗試多了解年輕人的想法。小夥子約二十歲,原本在美國某大學讀腦神經科,趁休學一年,去年7月回港,到中文大學實習。他說身邊的留學生朋友對香港政改問題沒多大興趣,自己亦一向政治冷感,只是,兩個月實習期快結束,卻遇上了剛開始的雨傘運動,令他意外成為個別外國傳媒的好幫手。

「『九二八』當日,沒太急一定要到現場,覺得在外國遇上這麼多人的情況,執法人員發放催淚彈也是正常,只覺得始終要親身到場看一看。之後一天到金鐘,大家那種互助真的感染了我,剛好又遇上一些舊同學,我們商談時都建議應主動幫忙在場的外國傳媒。因為運動剛開始,部分外國記者不完全了解發生什麼事。既然有些人在金鐘義務派物資、執垃圾,我們就決定負責翻譯及聯繫被訪者。」去年「十一」國慶,他在面書開了個群組,開始網上召集在香港的朋友及舊同學加入協助外媒。

小夥子形容自己不算積極參與雨傘運動,只是一開始,先在金鐘主動走近外媒採訪隊,留下聯絡電話,表明可以幫他們安排邀約被訪者。十幾人的翻譯義工隊,最先幫助是一家法國電視台,及後的還有英國廣播公司、半島電視台、法新社及加拿大電視台採訪隊。「到10月上旬,與來港採訪的半島電視台主播熟絡後,他們開始找我以自由工作者身份不定期做FIXER,我又同時將一些與運動有關的資訊翻譯成英文放上Twitter。」

要讓外國真正了解香港的實況,Arthur 決定與幾個在港的外國朋友搞個英文新聞網上平台。6月投入運作,會是怎樣一回事?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