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4/7/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身邊多失婚朋友麼?小學同學聚會, 有率直的幸福太太問各人的婚姻狀況,粗略去算,有約兩成人離婚收場,數字不算突出。其中一位再婚,另一位女同學答得從容,說正等待真命天子。至少有十秒,客廳沒人再發言,如何再打開話匣子?幸好,有第二春的女同學打破沉默:「放心,失婚都有市場的,我就是好例子。」
同意,香港社會,不少男士都很開通, 哪管新相識的她是否離過婚,只要性格合得來,相逢未為晚也。有的更愛屋及烏,視對方的小孩如親生般看待,供書教學,不問回報。你大概會失笑,別天真別太儍吧。擺在眼前的,至少有兩個實例,一位,是我小學同學的第二任丈夫;另一位,是我的繼父。小時候,在單親家庭成長,自覺沒有什麼大不了,只是大部分老師、同輩會把你視為問題兒童。生父不在身邊,沒事的,人到中年,有屋住、有工作、有下一代,日子還是過得不錯。前陣子,出席母校小學畢業典禮,才發現多年來自我安慰,原來,從來放不下,沒有他陪着成長的日子。
站在典禮台上講道理的是,我的小學五年級班主任,上回提到的教會核心人物。他用十多分鐘分享一套記憶法,內容其實很老套,但聽他說着說着,差點哭起來。曾經,有位教師,婚姻不如意,大女患血癌,幼子證實智障,如此的悲劇人物,當然覺得天意弄人。當事人形容自己是苦命媽媽,曾執教鞭的郭主教聽畢,酷得很地回應:「你才32歲,只用四個字來形容自己,那只是選擇性,把你記得的告訴我,那你成長中,記得有哪些開心事嗎?困難中有人鼓勵你麼?」失婚媽媽想了一會,立時想到至親。「爸爸叫我放心上班,他會幫我照顧小朋友,同事也願意幫我代課。」
郭Sir坦然,根本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引導對方去想一想,一直遺忘了的一些記憶。「上天曾幾何時保證,你的子女一定身體健康?上天從無答允你天色常藍,人生無痛苦、無困難,只不過你忘記了中國人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你忘記了生命本是無常,生命有驟然禍福,只是你記起一些,不記起某些。」
這幾個月,因為家事,一直希望找到生父,長途電話沒人聽,網上發博文沒反應。與同事提起父親的金句,對方問,你爸爸現在怎樣?聽到自己回應:「不會知道他在哪兒。」原來,是這樣的傷感。
感謝郭Sir提醒,為何只記得不快事?這三十年,有愛屋及烏的繼父,夫復何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