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平實與奢華

本文29/9/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加入傳媒,為了增加曝光率,再三級跳出精采人生?得視乎各人際遇與實際條件。年輕人目標那麼清楚,不修飾沒造作, 一心為新聞事業埋頭苦幹的同業,以不屑的眼光看待一班明日之星,未必公平。值得細想,從何時開始,十來歲的高中生,會發掘到這條「成名捷徑」?與友人常常互相提醒,該試着了解年輕一輩的想法,別早有前設認為新一代只顧自身享樂、利益掛帥。學習聆聽,不單是社工系學生應有的技能,人到中年,切忌擺款發表偉論,多聽別人的故事,會驚覺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只要對準撼動人心的項目,他們願意付出的精神時間,絕不下於前輩。

行內人大抵有同感,踏進傳媒界,平實過日子,不求奢華生活,才是業界的普遍寫照。上回談到在香港最高學府拿了大學學位的Desmond,十多年一直在影音產品雜誌社埋頭苦幹,升到總編輯,該有不俗的收入?「很明白年輕人買不到樓的心情,我結了婚,同樣也沒法置業。不是說沒錢每月供款,而是難以儲夠那年年上揚的首期。你想想,省着吃喝,憑我多年在傳媒賺到的收入,也未能完成置業夢。」要找出路,跳了另一間傳媒,轉換環境,卻不等於收入有增無減。要不,乾脆轉行?

要有穩定收入又要肩負社會責任,在非政府組織擔任社會創新中心項目經理,算是不錯的選擇。前老總取回社工牌,拿了理想的工資,且學以致用,目標算是超額完成。怎知,未做滿一年,又再跳槽投進商業世界。「當時我以為加入了這麼大規模的非政府組織,有幸直入權力核心,發展相信不錯,應會留到退休才走。豈料以前和雜誌社合作的品牌公司主動聯絡我,叫我試新任務。工種吸引之餘,月入嘛,相信在非政府機構多做六七年,也拿不到現在的月薪。」

傳媒業界人才流失,已是老問題。追尋理想的傳媒人,總有一天要回到現實社會,為置業、生小孩儲彈藥。留下來的生力軍,也許更能追上新媒體發展。只是網上平台愈來愈資訊泛濫,怎樣才能讓受眾乖乖付錢看有質素的新聞?沒構建好商業營運模式,多少位老闆仍能全力支持每年花錢去搞好新聞品牌?



全球多間新聞媒體近年用大數據(Big Data)找尋獨家新聞線索,也作為了解受眾口味的重要參考資料。如何衡量一則新聞值得推上頭條或首頁,資深新聞工作者本應發揮關鍵作用,從哪時開始,他們的地位受到大數據威脅?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新聞工作者的演技

本文23/9/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你們去採訪,有沒有先學溝通技巧?」面前的Desmond、雜誌前總編輯,當年香港大學畢業不久,就加入傳媒行業,沒跟同班同學去當社工。「我以為新聞系會有課程專門教如何溝通,不只懂發問,還要用心聆聽,令對方願意多和你分享。那年頭,跟老師學習怎樣跟求助個案溝通,來到新聞界一樣管用。」不少出色記者,本科修讀會計、土木工程、歷史、經濟等,然後再跑去讀一年新聞學碩士課程。出來採訪,有的擅長扮學生、主婦、地盤工人等,沒有戲劇大師專人教授,演技依然不賴。




有演藝細胞的新聞工作者並不少,有的將上天賜予的條件,一心投放在新聞事業。某報館記者,得知某政界人士入院,醫院規定不可拍攝,就拿着健康飲品去那私家醫院「探病」,與病人談笑風生,拍到珍貴畫面,也許留待合適時機才公諸於世。行家細問記者有何本領?無錯,不能怯!自自然然投入角色就行。過往,政府總部未建好,有記者推着手推車扮裝修工人,就通行無阻拍攝到裏面情況。當然,演技好還要有幸運,要是被有關方面當場撞破,要負上責任,新記者先要了解清楚,好好衡量。

說回理科出身的前總編Desmond,自言當年公開試成績一般,第一志願、中大新聞系和他擦身而過,最後,落戶香港大學,他形容當時是為了追名牌。「做新聞的確很專業,但讀什麼學科都可以加入新聞界。盤算過後,當時的策略是,先讀社工,出來做社工也可,投身傳媒也行。」在音響雜誌由初級記者做起,到紙媒面臨挑戰,離開雜誌社,思索前路該怎走,自然想到網媒。都說傳統媒體不跟着大勢全力搞好網上平台,早晚會被淘汰。眼見身邊有行家不再打工,動手搞網站,Desmond明言,要成功,簡單點,先來個收支平衡。「公司只需要一兩個自由工作者,不用租辦公室,自己在家中做,未必做不來。」

一直做影音、消費類的文字工作,要出來自立門戶,他計算的,不光是每天專頁有多少人按喜歡。「我以往都是做產品類的東西,個人覺得這麼多年來,製作了很多垃圾文字。看畢,買了新機,放在一旁,就沒意思。沒有什麼價值,養分不多。」

在傳媒打拚多年,他掛在口邊,不是雜誌銷量曾經有多好,去過哪些國家試玩最潮玩意,反覆思量,乃不只再叫人消費,而是做自己認為更有意義的。「我想取回社工牌,重新去當社工,由零開始,也得考慮會否有機構會聘用。去搜尋相關資訊,就知條件不配,我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亦不會和剛畢業的去爭。」(待續)

*相片於某傳媒機構內拍攝,非Desmond曾任職之地方。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怎能「愛我.別走」?

本文15/9/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長輩說的真沒錯,踏入中年,去「大酒店」的機會愈來愈多,上周,到了周老師媽媽的喪禮。靈堂擺滿多間學校管理層、教師團體及教育工作者送上的花牌,坐在前排與家人傾談的,是電台某位高層。另在後排,有多位中學老師,咦,還有她,我的樹仁師妹、阿婷。當年中學成績不理想,升讀不到原校,徬徨青年選了威靈頓中學升中六,就遇上周老師。「她當年不只在學校用心教書,還會帶我們一班學生去她的家吃飯,你想想,老師這麼忙也親自下廚,實在太難得。」

為人師表,曾經,社會地位挺不錯。20多年前親手弄飯的一幕,會教十多歲的學生深印腦間。沒有機會上周老師的課,只是當年跑教育新聞時結識了她與她的另一半。那年,某教育團體舉行晚宴,有同工發言以表謝意,簡單幾句,在場賓客或許不會留心聽。「他事事親力親為,每次開會後,不論有多忙,都會親自寫會議紀錄,從不假手於人、要求誰趕緊打稿。其他人覺得微不足道,但不擺架子、待人以誠,做到團體主席,有多少人仍能做到?」

跑新聞的行家,大抵上40歲都會認識這對璧人。在新聞界,他倆從不是什麼耀眼的意見領袖,政治取態相對保守,亦未必是時下年輕人擁戴的楷模。但這對年紀不輕的戀人,走的愛情路,或許較不少後生仔女還要前衞,心口掛個勇字也未必做得到。教育界人人要像聖人,他倆敢愛敢做,多年來沒有結婚,不理別人目光。在周老師媽媽的喪禮,見到她的另一半,穿上全身黑色素服,心口掛上黑布條,細心在靈堂打點、招呼賓客。來致意的,誰會無聊去質疑他有何身份為這白事四出奔走?*刻意低調,三年多前,他倆牽著手走進人生另一階段,善解人意的周老師後來補充:「是他的主意,我尊重他。」

至親剛離世,周老師紅着眼走過來,說着不捨得媽媽。「我是家中大女,今年已68歲,媽媽88歲,真想她多活兩年,好好享福。」出自杜甫《曲江二首》的「人生七十古來稀」,來到2015年,再慢慢咀嚼,可會有另一番意會?本港的平均壽命,男性為81歲,女性呢,86歲。友人說,活到八十多,已是笑喪。參考統計數字,他的話也許很中肯,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返回天家,怎也難馬上參考下平均壽命,然後,豁然開朗。要看開,得天天提醒自己,一覺醒來,還能吸口新鮮空氣,喝口白開水,真好。

剛認識一位長輩,今年九十有一,依然健壯,行走比我還要快,雖然個子不高,卻有高人氣派。不必問他有何養生之道,有幸在身旁靜靜觀察,領悟到一兩成,已終生受用。



*感謝周老師同意,附上補充版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誰是先進新聞界主管

本文8/9/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不單年輕人,長者上課也不準時。」資深傳媒人為想突破自己的長者舉辦新聞採訪培訓班,多個月來全情投入,其中發現,學員總喜歡在原定上課時間提早至少半小時到達,且不做沉默大多數,每逢提問環節,只怕不夠時間回答這班先進學員的問題,不必導師自問自答。

那先進新聞培訓班的總舵手,就是當年在新聞系教授電視新聞課程的兼任講師,行內知名的新聞界高層。學生交上的習作合心意,她會逐點告訴全班好在哪兒;習作沒亮點,鮮有溫柔說什麼看得出是用心之作等鼓勵說話。辛苦跑去採訪示威集會,然後交上一條電視稿連剪好的新聞故事,自以為無懈可擊,怎知老師語調平穩補上一句:「究竟現場人士為何要來請願?老人家的訴求在新聞片中有明確交代?」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搶着說:「我看過電視台的報道,也一樣沒有多講解請願的背景。」老師從容回一句:「電視台播出的新聞報道,水平一定高?」

時為1996年,沒有面書等社交網站,電視台新聞報道猶如權威消息來源,年輕學生不明白,緊跟電視台新聞包裝手法,會未達水平?電視新聞能把重要消息傳遞給普羅大眾,達到告知、教育、監察、警醒、娛樂、解釋等等功能,不已很了不起麼?來到2015年,電視新聞除了要資訊準確,平鋪直述的報道似乎滿足不了部分受眾期望,一個個新興新聞網站不斷推出的大數據新聞,配上生動易明的動畫與圖表,相對平實的電視新聞包裝手法,自然較難吸引有要求的知識型受眾。

大數據分析改變了市場營銷等商業思維,新聞界又是否熱捧?兩岸近年均有學者專家剖析數據新聞(Data Journalism)如何令新聞更顯得中立、客觀,大陸方面有專家寫文章,談談大數據下怎令電視產業轉型升級,以中央台的新聞節目作為個案,試着解構利用大數據如何真實反映社會狀況。台灣方面,更多網上文章提及新聞業、電影業團隊如何將大數據轉化成故事,再結合新科技重塑新的表達手法。




香港的傳媒管理層,有的剛剛滿四十,更多在新聞界游走數十年,政商界人脈廣、管理經驗豐富,不少同時在大學兼教傳媒管理。管理人才難不到這班資深新聞工作者,談到大數據又如何?英國傳媒The Guardian早在2010年已有文章大談「How to be a data Journalist」,香港有傳媒主管主動鑽研這門課,大數據能否為媒體轉型升級?得先看主管是否有空不斷學習。

先進的新聞界主管們,咱們一起努力!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當放下智能手機

本文1/9/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從事什麼行業的要時刻查看社交網站,智能手機沒隨身就會渾身不舒服?新聞從業員當然要緊貼政商界名人的面書最新狀況,認識的公關界朋友,不分晝夜,盯着政治、體育、娛樂圈活躍分子在Instagram 與面書的新相新片,要是主理的產品代言人在網上發表不當言論引來圍攻,提醒當事人別自以為英明刪文刪相之餘,怎樣收復失地乃當務之急。要是碰巧周六日發生事端,不能拖到辦公時間才慢慢開會。於是,難得抽到時間與友人聚會,要忙着回覆WhatsApp 多個群組,刷新社交網站狀況,還有傳媒App 不停推文,想不理不看,除非把智能手機關掉,否則怎能Work-Life Balance?

要真正脫離工作模式,留在香港始終不是辦法,年輕朋友決定去泰國充充電。「有帶公司咪牌嗎?你們的組合,可以隨時在當地做直播。」小伙子盡量保持克制,未罵我是工作狂。「應該不會那麼巧,朋友剛跑完新聞回來,說那邊平靜,沒事。」對的,時代變了,總不能24小時只想如何抓新聞,不過,隨身有咪,要是遇上突發新聞,或是極有新聞價值的重量級人物就在面前,靠智能手機就能拍片做訪問,像樹仁師弟陳遠東在天津以手機訪問李克強一幕,令你留下丁點印象麼?

話說回來,要真的拋開工作,安排長途旅程才夠理想吧。面前20來歲的她,剛剛一個人遊歷歐洲數國40 多天,第一站,住在陌生人家中的驚險情節已夠拍部驚慄片,怎知餘下旅程遇上的人和事,才是焦點所在。「平時寫的外國新聞,說哪個國家經濟不景,某國人民又如何如何,到身處其中,聽聽當地人說他們的故事。不幸遇上車禍,第一身了解當地的醫療服務,讓我反思,我們報道的外國新聞,究竟反映了多少當地實況?」明明是放假,幹嗎又去想新聞工作?要是有幸找到自己所愛,是工作也好,是哪位心上人也好,能隨時放下不去想?



暑假完了,沒來得及去別的地方旅行,留在香港,如要暫時放下智能手機,走入電影院是好方法。周六去欣賞印度電影《來自星星的PK》優先場,以為可以放聲大笑減減壓,怎知,這套印度最賣座喜劇,某些情節卻教人淚流滿面。片長兩個多小時,帶出的訊息,也許是傳媒業界一直關心的。究竟什麼題材、哪些被訪者才有新聞價值?電視台女記者不想只做無聊新聞,又要滿足受眾搶收視,可以怎辦?

還有,片中提到的種族問題與宗教信仰等迷思,走出影院,值得再沉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