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平實與奢華

本文29/9/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加入傳媒,為了增加曝光率,再三級跳出精采人生?得視乎各人際遇與實際條件。年輕人目標那麼清楚,不修飾沒造作, 一心為新聞事業埋頭苦幹的同業,以不屑的眼光看待一班明日之星,未必公平。值得細想,從何時開始,十來歲的高中生,會發掘到這條「成名捷徑」?與友人常常互相提醒,該試着了解年輕一輩的想法,別早有前設認為新一代只顧自身享樂、利益掛帥。學習聆聽,不單是社工系學生應有的技能,人到中年,切忌擺款發表偉論,多聽別人的故事,會驚覺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只要對準撼動人心的項目,他們願意付出的精神時間,絕不下於前輩。

行內人大抵有同感,踏進傳媒界,平實過日子,不求奢華生活,才是業界的普遍寫照。上回談到在香港最高學府拿了大學學位的Desmond,十多年一直在影音產品雜誌社埋頭苦幹,升到總編輯,該有不俗的收入?「很明白年輕人買不到樓的心情,我結了婚,同樣也沒法置業。不是說沒錢每月供款,而是難以儲夠那年年上揚的首期。你想想,省着吃喝,憑我多年在傳媒賺到的收入,也未能完成置業夢。」要找出路,跳了另一間傳媒,轉換環境,卻不等於收入有增無減。要不,乾脆轉行?

要有穩定收入又要肩負社會責任,在非政府組織擔任社會創新中心項目經理,算是不錯的選擇。前老總取回社工牌,拿了理想的工資,且學以致用,目標算是超額完成。怎知,未做滿一年,又再跳槽投進商業世界。「當時我以為加入了這麼大規模的非政府組織,有幸直入權力核心,發展相信不錯,應會留到退休才走。豈料以前和雜誌社合作的品牌公司主動聯絡我,叫我試新任務。工種吸引之餘,月入嘛,相信在非政府機構多做六七年,也拿不到現在的月薪。」

傳媒業界人才流失,已是老問題。追尋理想的傳媒人,總有一天要回到現實社會,為置業、生小孩儲彈藥。留下來的生力軍,也許更能追上新媒體發展。只是網上平台愈來愈資訊泛濫,怎樣才能讓受眾乖乖付錢看有質素的新聞?沒構建好商業營運模式,多少位老闆仍能全力支持每年花錢去搞好新聞品牌?



全球多間新聞媒體近年用大數據(Big Data)找尋獨家新聞線索,也作為了解受眾口味的重要參考資料。如何衡量一則新聞值得推上頭條或首頁,資深新聞工作者本應發揮關鍵作用,從哪時開始,他們的地位受到大數據威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