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5/3/2016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從傳媒轉到大學教書的友人中,好幾位都找到自己的定位,有的專心做研究,有的以教學為主,個別更是教學、行政與心理輔導於一身。「情況非常嚴重,愈是和他們多接觸、多溝通,愈發現學生要面對的,不只是學業成績,還有家庭經濟壓力,加上有的對自己要求高,個別情緒很受困擾,有的更捱出重病來。」過去幾個月,好友不時轉發大學生輕生的新聞到我智能手機,提點要多留意身邊年輕人的情緒狀況。最近,不幸事件不斷湧現,她選擇停止再轉有關新聞來。明白,來到這階段,已經不單要提高警覺,更迫切要想想辦法,隨時向有需要的一群伸出援手。
不是社工,又沒修讀過心理輔導課程, 碰上愁眉深鎖的年輕人,該有很多專業方法可以幫對方一把。近幾天傳媒訪問的專家各有心得,在此不必覆述,以免拿捏不準影響更大。分享親身經歷,少不了介紹人前正能量滿分的師妹,她比我少幾歲,在職場上發展得很不錯,多年來對母校很熱心。有一回,她走入我的辦公室,甫開口,淚水就湧出來。「師姐,我真的很用心去工作……」出來社會打滾多年,有什麼品種的惡人未見過,只是人總有脆弱時候,在外人面前撐得久,有一刻,情緒極度低落,最重要有人即時願意聆聽。
她帶淚說着說着,我遞上紙巾,沒有多加意見,明明有點替她不值,也沒怎樣插嘴,近二十分鐘過後,師妹心情似乎平伏了。「我把不快說出來就沒有事,真好多了……」外面的世界有時猶如戰場,回校充充電,與老師、學弟妹分享工作點滴,冷靜下來,豁然開朗。校舍不大,基本上兩位全職教師共用一個辦公室,大家擠在一起反而夠溫暖。在新聞與傳播學系系房同一層的幾個教師辦公室,經常有學生來訪,談習作、研究流行文化、分析工作前景,亦有為拍拖、為父母而煩惱。世代鴻溝,老師的一套也許很土,年輕人用心聽,不等於照着做,不打緊,他們要的未必是一個可行的方法,而是有人願意借出耳朵,送上真誠關心的感覺。
另一友人深宵轉發某報最新的內部指引,指近日的自殺模式已出現「模仿效應」, 要求港聞版及其他版面,包括娛樂版有藝人評論事件時,均要依原則處理。包括單純報道學生自殺的新聞,不放在頭版;不刊生前相片,編輯起標題不用過於煽情字眼;還有其中一個重點,記者採訪時,請特別顧及家人及學校的感受。
傳媒肩負的社會責任, 新聞工作者不會忘記, 非常時期,更要深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