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不只加拿大總理夠吸引

本文19/4/2016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在台灣傳媒打拚的友人熱愛上班, 不,她該是迷上新聞行業,要是有一天轉行,不一定再是工作狂。周六周日基本上是充電時間,陪另一半好好休息一下,她卻停不了,這回發短訊來,附上探討環境保護的專題宣傳連結給我品評。跑到瑞士、芬蘭及非洲布吉納法索等地去做專題,其中幾個點還派甚少出外採訪的主播主理,有特別考慮嗎?會否跟什麼航空公司有合作、拿到贊助?

對不相熟的行家,這些猜測一般不會宣之於口,她一直坦蕩蕩,要是當中涉及產品或服務宣傳,即當地傳媒不時被外界批評的置入性行銷,該不會避談。「這次沒有贊助,我規劃時先看巴黎氣候峰會的協議書,巴黎峰會提到一定要廢掉石化燃料,獎賞永續、再生能源,還有國家級的『調適』計劃。我先用國家去分,再去找題目,然後和新聞部中層討論有沒有要去的地方出差,如果有,我就找資料叫他們多做一則。」

這位電視台新聞部第二把交椅,因主理的新聞時段收視率一直有佳績,堅持迫令公司高層保留空間給她發揮小宇宙,不管人家愛不愛看國際新聞,就是要帶觀眾走出本土的框框。收視率有時不敵友台的名嘴直播節目,過江龍王結玲仍然自信心十足,說別看輕觀眾對知識的追求,認為受眾不只愛本地民生、娛樂新聞,只要有好的包裝,加上電腦動畫,一樣有人愛看國際消息。於是,這位在香港以至寶島絕少跑新聞、多年來主要坐在編輯枱翻譯外電,某天坐在決策位,就不停找機會指揮下屬跳出台灣走透透。

「我不用說服上司,因為之前就有規劃。其實芬蘭瑞士非洲國家本身就會帶不止一則新聞,到了那邊,我要求採訪隊再帶一則地球日的專題。」別說台灣,身處國際大都會的香港觀眾,也許沒多少人會有時間了解下什麼《巴黎協議書》,作為新聞部高層,尚有心思分析協議書的重點,層層拆解新聞角度之餘,同時還要兼顧賞識新聞部同事。「我有培訓新聞主播,由他們去外國採訪有說服力,不再是花瓶,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撐得起。」

是的,有的主播怕累,有一年,採訪主任曾質疑某中國組同事寧願留在香港新聞部播報新聞,也不願多去外國跑新聞,簡直欠缺傳媒人的熱誠。那不夠進取的中國組記者,長大了,有幸與外電編輯成了好友(自覺已成密友),在對方不自覺薰陶下,醒覺世界很大,加拿大總理由內至外固然夠吸引,有一天, 還要去巴爾幹半島了解下……





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傳媒人同行的光影之旅

本文5/4/2016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平日黃昏時分,去電影院看5時半場次,鮮有大排長龍。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畫的作品,多場爆滿,門票沒有指定座位,在太古城、九龍灣展貿中心,都有電影迷早在網上買票,再提前至少15分鐘站好等入場。以伊朗、德國、法國、丹麥、科索沃及非洲等為故事背景的作品,有探討兩性平等、難民心聲、戰時人道問題等,說實話,若非擔任天主教文化獎評審,不會選看某幾部片,有的佳作太沉重、未必適合作消閒之選。 

 
 要是沒多留意國際新聞,不易完全領悟電影傳遞的訊息。幸好,有幾場找到當外電編輯的友人一起欣賞,散場時,即把握機會和高人交流。

除了入圍影片,這次也看了幾部涉及新聞工作者情節的好片。早前獲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的《薩拉熱窩大酒店》,時間軸在奧匈帝國王儲費迪南大公遇刺百周年,就以那酒店的某天來說歐洲的事。以為容易投入的一幕,自然是電視記者在酒店天台訪問帶槍的人,那場激烈爭辯,每句對白靠英文字幕,字面上雖理解到,但要不是有好友在晚飯時再解說背景,很多精粹就錯過了。當年在中學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早已交還給劉老師,國際新聞明明不時有報道波斯尼亞,沒認真去聽去分析,當主播的時候就沒用腦,當老師後方發覺墨水不夠,要鼓勵學生多看國際時事,自己就要身體力行。

從哪時開始留意大中華以外其他角落?就是某天在面書看到友人貼上伊朗旅途的照片,接着動身去走走看,拿着攝影機去細問駐當地的記者與外國旅客,東奔西跑,想拍部紀錄片探討伊朗問題,結果嘛,那年CNEX紀錄片工作坊的導師、台灣著名紀錄片導演賀老師看畢片花後問道:「你想拍異國風情嗎?」感激她溫柔的提點,當時沒面紅,但自覺很受教,回去好好反省,要探討什麼議題也好,首要擴闊視野。

天天接觸青春派,他們那套「平衡工作與生活」態度,很適合中年的我。年輕人有錢沒錢也愛旅遊,沒說好不好,人人價值觀不同,你有你供樓,他有他做嘗試追夢的月光族。只不過,平凡中年人難得把辛苦錢花在旅程上,就得嚴選目的地。每年都有旅行大計的傳媒友人,愛到國際新聞熱點所在,很有意思。

旅遊過後,回到編輯枱撰寫外國新聞,要是報道曾踏足的國度,寫的稿會跟別人不一樣嗎?或許要看那趟是否光去購物、走馬看花。慶幸,久不久收看電視新聞,還欣賞到用心之作。

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台灣學生眼中的特權

 本文12/4/2016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去台北一趟,三天兩夜的行程,重點到大學分享。負責安排講座的大學教授早就表明,學生可自由選擇是否出席,叮囑別期望有很多人來。4月份的台灣,公眾假期不包括復活節,但清明節、兒童節再加上周六日,基本上已可有四天假,再以自己的方法編排下,隨時可一氣呵成放假一周透透氣。香港部分同學對於如何自製長假也蠻有心得,長假之後要求全班齊齊整整回校上課,或許已是天方夜譚。

傳播學院公共傳播講座下午一時半開始,15分鐘前,開始有幾位學生進場。那文質彬彬的教授早就安慰說,曾經有同事辦講座,最後換來零出席率,也有學者同樣用心去張羅,最後誠意打動到兩位學生來捧場,可以幻想,特意抽空到高等院校上台分享的嘉賓,一見到如此實況,即使演技好,也有機會失儀;香港亦有傳媒曾報道,前高官到大學開講,不滿只有兩三位座上客,立時拂袖而去。

不是自己主場,真沒什麼壓力,還深信可以有零的突破,何來的自信?那要感謝陪我一起來的傳媒好友,在台北只留三天,她願意一到埗就走進大學校園,花半天來參加「記者在社會運動中的角色︰透過香港雨傘運動所做的思考」講座,一開首要重溫早前在香港藝術中心試映的紀錄片,兼充當義務攝影師,真感動!原以為,台灣的大學生該對香港雨傘運動、記者的角色沒興趣,結果呢,看畢紀錄片,與台灣TVBS新聞部大陸中心主任莊志偉輪着回答師生的提問,要不是場地要留給學生上課之用,答問環節不只一個多小時吧。



「在公民社會,溝通討論是不能省略的,是了解彼此、凝聚共識可能性的重要機制。」這是張教授介紹教學卓越計劃講座的部分宣傳內容,他找來TVBS的莊志偉,正是2003年我首次擔任駐北京記者的姊妹台搭檔。十年人事幾番新,13年後,台灣與香港的新聞界同業要面對的難題,不只是政治壓力,年輕受眾時刻質疑電視台記者的報道裝作中立,寧願在網媒找志同道同合的觀點。「要保持客觀,新聞工作者不可參與佔中或其他社會運動?為了做記者,不可參加政治組織?」外國部分傳媒早定下指引,香港個別新聞機構管理層也曾提出來內部討論,要找個管理層與記者、編輯都滿意的方案,或再討論十年也難得到共識。

人人心中有把尺,不管在哪個崗位、 有什麼身份,時刻自省至關重要。「為何主流媒體總有特權去某些場合採訪,網媒卻沒有?」別多心,那是台灣學生在講座上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