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9/4/2016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在台灣傳媒打拚的友人熱愛上班, 不,她該是迷上新聞行業,要是有一天轉行,不一定再是工作狂。
周六周日基本上是充電時間,陪另一半好好休息一下,她卻停不了,
這回發短訊來,附上探討環境保護的專題宣傳連結給我品評。
跑到瑞士、芬蘭及非洲布吉納法索等地去做專題,
其中幾個點還派甚少出外採訪的主播主理,有特別考慮嗎?
會否跟什麼航空公司有合作、拿到贊助?
對不相熟的行家,這些猜測一般不會宣之於口,她一直坦蕩蕩,
要是當中涉及產品或服務宣傳,
即當地傳媒不時被外界批評的置入性行銷,該不會避談。「
這次沒有贊助,我規劃時先看巴黎氣候峰會的協議書,
巴黎峰會提到一定要廢掉石化燃料,獎賞永續、再生能源,
還有國家級的『調適』計劃。我先用國家去分,再去找題目,
然後和新聞部中層討論有沒有要去的地方出差,如果有,
我就找資料叫他們多做一則。」
這位電視台新聞部第二把交椅,
因主理的新聞時段收視率一直有佳績,
堅持迫令公司高層保留空間給她發揮小宇宙,
不管人家愛不愛看國際新聞,就是要帶觀眾走出本土的框框。
收視率有時不敵友台的名嘴直播節目,
過江龍王結玲仍然自信心十足,說別看輕觀眾對知識的追求,
認為受眾不只愛本地民生、娛樂新聞,只要有好的包裝,
加上電腦動畫,一樣有人愛看國際消息。於是,
這位在香港以至寶島絕少跑新聞、多年來主要坐在編輯枱翻譯外電,
某天坐在決策位,就不停找機會指揮下屬跳出台灣走透透。
「我不用說服上司,因為之前就有規劃。
其實芬蘭瑞士非洲國家本身就會帶不止一則新聞,到了那邊,
我要求採訪隊再帶一則地球日的專題。」別說台灣,
身處國際大都會的香港觀眾,也許沒多少人會有時間了解下什麼《
巴黎協議書》,作為新聞部高層,尚有心思分析協議書的重點,
層層拆解新聞角度之餘,同時還要兼顧賞識新聞部同事。「
我有培訓新聞主播,由他們去外國採訪有說服力,不再是花瓶,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撐得起。」
是的,有的主播怕累,有一年,
採訪主任曾質疑某中國組同事寧願留在香港新聞部播報新聞,
也不願多去外國跑新聞,簡直欠缺傳媒人的熱誠。
那不夠進取的中國組記者,長大了,有幸與外電編輯成了好友(
自覺已成密友),在對方不自覺薰陶下,醒覺世界很大,
加拿大總理由內至外固然夠吸引,有一天, 還要去巴爾幹半島了解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