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傳媒人同行的光影之旅

本文5/4/2016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平日黃昏時分,去電影院看5時半場次,鮮有大排長龍。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畫的作品,多場爆滿,門票沒有指定座位,在太古城、九龍灣展貿中心,都有電影迷早在網上買票,再提前至少15分鐘站好等入場。以伊朗、德國、法國、丹麥、科索沃及非洲等為故事背景的作品,有探討兩性平等、難民心聲、戰時人道問題等,說實話,若非擔任天主教文化獎評審,不會選看某幾部片,有的佳作太沉重、未必適合作消閒之選。 

 
 要是沒多留意國際新聞,不易完全領悟電影傳遞的訊息。幸好,有幾場找到當外電編輯的友人一起欣賞,散場時,即把握機會和高人交流。

除了入圍影片,這次也看了幾部涉及新聞工作者情節的好片。早前獲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的《薩拉熱窩大酒店》,時間軸在奧匈帝國王儲費迪南大公遇刺百周年,就以那酒店的某天來說歐洲的事。以為容易投入的一幕,自然是電視記者在酒店天台訪問帶槍的人,那場激烈爭辯,每句對白靠英文字幕,字面上雖理解到,但要不是有好友在晚飯時再解說背景,很多精粹就錯過了。當年在中學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早已交還給劉老師,國際新聞明明不時有報道波斯尼亞,沒認真去聽去分析,當主播的時候就沒用腦,當老師後方發覺墨水不夠,要鼓勵學生多看國際時事,自己就要身體力行。

從哪時開始留意大中華以外其他角落?就是某天在面書看到友人貼上伊朗旅途的照片,接着動身去走走看,拿着攝影機去細問駐當地的記者與外國旅客,東奔西跑,想拍部紀錄片探討伊朗問題,結果嘛,那年CNEX紀錄片工作坊的導師、台灣著名紀錄片導演賀老師看畢片花後問道:「你想拍異國風情嗎?」感激她溫柔的提點,當時沒面紅,但自覺很受教,回去好好反省,要探討什麼議題也好,首要擴闊視野。

天天接觸青春派,他們那套「平衡工作與生活」態度,很適合中年的我。年輕人有錢沒錢也愛旅遊,沒說好不好,人人價值觀不同,你有你供樓,他有他做嘗試追夢的月光族。只不過,平凡中年人難得把辛苦錢花在旅程上,就得嚴選目的地。每年都有旅行大計的傳媒友人,愛到國際新聞熱點所在,很有意思。

旅遊過後,回到編輯枱撰寫外國新聞,要是報道曾踏足的國度,寫的稿會跟別人不一樣嗎?或許要看那趟是否光去購物、走馬看花。慶幸,久不久收看電視新聞,還欣賞到用心之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