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那晚,上門找老師


本文22/12/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在上海機場過關,邊防人員看著回鄉證,抬頭打量幾次,禮貌拋出這兩句:「真不太像,幸好還有兩年就要換證。」 到外國,情況也差不多,護照上的相片是九年前拍的,每次都摘下眼鏡,讓當地相關人員仔細確認。相中人,跟匆匆趕往機場的忙亂樣子,又或剛下機沒睡醒的比較起來,沒變化?別騙人騙自己吧。近十年,如常埋首工作,久不久對著鏡子整理一下儀容急急出門,卻沒有認真的審視自己,究竟過去三千六百多天,忙得有意思嗎?最近得知,某位前輩生病了,好友再提醒:「再不減減工作量,不去運動,身邊的長輩都一個個病了,你也不小,難道真的不怕?」
 
打從四十歲開始,沒有配合現代人提倡的慢活態度,有甚麼事想做更快去落實,不敢慢點,只怕不抓緊機會,想做的事、要見的人,下回就可能有其他狀況。趁出席研討會的空檔,去拜訪在上海的老師,一踏進他家門,他就跟太太說:「你認得她嗎?上次我們一起去青馬大橋拍照……」師母對我完全沒印象,那當然,所謂上次遊青馬,大約是十八年前的事!面前的老師一頭白髮,精神很不錯,跟當年初相識一樣,繼續在學術界發揮影響力,說幾天內就要交近一萬字的稿,剛從另一個研討會鑽回家,打算通宵作戰。
 
他的話未說完,師母就批評不停工作幹嘛!老師對著老伴,從不駁咀,咪咪笑,很尊重她。拿出手機說要把我加在他的微信特別小組,師母就衝過來幫他處理,再喃喃自語:「那個人為何加進去?你們在小組發表那麼多意見,真是……」老師的電郵、微信內容,師母完全掌握,果然夠透明,別人發來的電郵,老師未回,師母就擋著,為的,就是不想上了年紀的他太操勞。在香港嘛,該沒太多妻子敢查看另一半的電郵、訊息,掌握太多實況,下一步真有打算?
 
留在老師家裡談天幾小時,他突然問到:「有勇氣去量體重嗎?」我點點頭,他馬上在大廳找出一個磅,師母立時反應:「搞甚麼呀你,經常做一些奇怪事!」果然,重得厲害。老師溫柔提醒,要多運動運動,不能過重,又提到,有位同事四十七歲就突發心臟病走了,和他同期出道的某某學者也仙遊。有些長者,最不喜歡說這話題,他,丁點擔心都沒有。
 
「活著就要開開心心,不用多想。」年過七十的他,從來樂觀。性格決定命運,當然沒保證,但值得參考。
 
2015年,過得快樂嗎?想到一件快樂事,已夠幸福。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認識到他是福氣

本文29/12/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蘭桂坊1993年元旦人踩人事件,鄧景輝與馮兆寧當年在亞視的報道,近兩年特別選來當教材。要是下班後身邊發生突發事故,又沒有攝影師在旁,作為新人應如何掌握現場情況、何時致電回公司找支援、沒智能手機又如何盡快採訪,面對眾多傷者死者,怎保持冷靜;又,當時的衣著適合馬上做現場報道嗎?拋出大堆問題,只希望新聞系及外系的一年級學生小組討論時思考,要當電視台記者,得有心理準備,不會有幕後人員先幫忙撰稿,沒有空檔慢慢化裝、放工後甚少有私人時間的概念等等。

每個學期,選播景輝及其他行家的報道,部分學生總會疑惑,跑新聞如此辛苦,收入與付出一般不成正比,即使滿有熱誠,投身新聞界三數年已算完成了心願吧?!1996年始於亞視實習,近20年間,曾經共事的新聞人,有的轉行到大專教書、有的當上公關,留在新聞機構,不算多。剛過去的聖誕節,沒想過會在那屋苑重遇多位資深傳媒人與業內新晉。身邊的新聞系同班男同學,那年暑假和我一起走進廣播道,沒有多少人知道,我倆早在入行前,已仰慕這位新聞王子。在新聞部,外表俊朗、有內涵的大哥哥,沒有耍大牌、不會戲弄新人、在鏡頭前後都是一個專業的新聞工作者,不是甚麼明星,是事事親力親為、主動幫忙同事的踏實傳媒人。

周末,當年同班同學在WhatsApp傳來我們的三人合照,補上一句不敢想太多 ,然後,我們都幸慶找到知音,有渠道將心中放不下的情緒抒發出來。
 


 
*攝於亞視新聞部 由1996年實習記者劉鏡雄提供


各自對著智能手機,把近廿年下來對景輝的感覺一一訴說出來,那些錄音短訊,來來往往不只一小時。旁人未必明白,作為後輩,不算深交,何來傷心到如此境地?原來,和男同學一樣,我們都不曾親口告訴他,讀書時喜歡看他報新聞;到真正一起在新聞部工作,面前的景輝,不再是甚麼偶像,而是實實在在於別人困境中,願意伸出援手的好前輩不管那事已過了多少年,他主動衝過來安慰的一幕,一直在心中。

職場上,會真心關愛不同崗位同事的,也許不多,遇上了,怎會不感動?他的笑容、語調,這陣子不停在腦間泛起。早前他傳來的短訊,簡單一句說錄完港台節目馬上趕來紀錄片放映交流會,看完又看。在寶馬山上,他的示意、鼓勵,會好好藏在心間。他的面書,有好友貼上昔日的合照,相識多年的舊戰友特別剪輯的短片,還有在電台共事的年輕一輩,一字一句寄下他細心教導的難忘片段。

不再鑽牛角尖,世界很美,認識到鄧景輝,是福氣。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感性的潮人學者

本文8/12/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大學學者引述學生的話:「上課沒有PowerPoint,那內容就沒有power,也沒有point!」有同事非常不認同,認為講師教授的演說能力強,自然可以令學生吸收到課程重點,班房關上燈,人人對着文字檔、相片與圖表,欠缺互動,不是好的教學法。他的觀點不無道理,只是,當沒法勸止學生上堂不用手機上網,如何令年輕人專注兩三小時?

友人笑說,現在教書,要有笑位才行。當真?認識的那位學者,沒刻意裝幽默,骨子裏的感性,某天,在校園一處,卻觸動了不少大學生、學者與傳媒人。醉心流行文化研究的他,從前做過記者、唱片騎師,在美國完成碩士、博士課程,返回母校任教,平步青雲,四十多歲已坐上管理層,該令無數中年朋友羨慕。要取悅年輕人,別惡形惡相,面前的他,親和力十足,忙着學術兼行政,也不忘花心神去主理每天服飾配搭,每天上載自拍照到Instagram,絕對有追看性。這樣的學者,從不離地,沒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在校園有多受歡迎,不用多介紹。然而,對同輩來說,他的吸引之處,不在於打扮是否入時,已是成年人世界少有的真誠。

去年籌備拍攝以新聞教育為題材的紀錄片,其中一位受訪個案,正是他推介的一位大學生。當時他就鼓勵說:「難得花時間金錢去拍這題材,就應該安排在多些地方播放,如要我介紹,儘管說,我也認識一些院線的朋友。」一年過後,紀錄片拍得不特別精采,攝影技巧、起承轉合統統是初階水平,厚着臉問多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的老師可有興趣在校內播放,只能形容是奇蹟,竟然無門戶之見,沒有一間請吃閉門羹。而他貴為學院領導,片未看,也願意遷就日程,來當上試映交流會主持。

為免影響同日緊接的會議,他要求提前半小時舉行試映交流會,卻遇上不懂人情世故的學界新人一口拒絕。「對不起,因為我的受訪個案、即你的學生當日要上班,如果提早開始,她趕不及來分享,很想在場人士聽聽學生的心聲,不如你到了開會時間就先走,我們找人繼續主持。」結果,試映交流會按原定時間開始,到交流時間,受訪的大學生也許也想不到,幾句話會如此觸碰到主持、即她的大學老師。「我們的新聞與傳播學院真的很好,很多人說大學是象牙塔……」一聽到象牙塔三個字,主持人就插話:「大學本應是象牙塔,假若我們也不是象牙塔,那……」站在他身旁,近距離看着兩眼通紅、語塞的潮人學者,腦間泛起很多很多畫面。


要保護大學校園不如現實社會的爭名逐利、捍衞學術自由、滿足莘莘學子的要求、又要平衡各方觀感,作為學院領導兼校友壓力之大,非行外人容易理解。在互聯網搜一搜「象牙塔」,兩岸三地多篇文章提到的,大都是談及學術界該如何走出象牙塔。不是力陳學術界要完全脫離現實,要談理想,外面的世界已沒多少空間,若學術界也不追夢,會否殘酷了點?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戀上大學教席是什麼人?

本文1/12/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亦舒筆下的作品,曾經出現過的大學教授,內內外外都很吸引,實情是,留戀安穩的教席,可以有多少魅力?20多年後,有幸鑽進大學校園,也許較易找到答案。近一個多月,走訪七八間大專院校,得到新聞與傳播相關學系的學者幫忙,願意在課堂或特別安排時間播放以新聞教育為題目的紀錄片。前陣子,安排到山上那大學辦試映交流會,其中一位盡力聯繫的全職副教授,本身是資深紀錄片製作人,總喜歡簡約黑色、深藍素色打扮,架着黑框眼鏡,帶點藝術家的味道。這位在本地紀錄片界沒人不曉的高人,從不吹捧自己當年拍了多少部經典作品;幾次對話,談到現今的學生,實話實說,沒有過分的讚賞。在言談間,大抵已感受到他走進校園,不為下半生找個穩定的崗位,而是透過身教,試着將自己追求的理念傳承給一代代的年輕人。

面對其他大學教員,以禮相待正常不過,何以特別寫下來美言什麼高人?!才不!這紀錄片大師坦率得不像出來社會打滾多年的中年男士。原本計劃周五晚上7時舉行試映交流會,他會老實提醒:「周五黃昏開始,很少學生會留在校園,有兼職、會出去玩,如能早一點,例如下午5時,剛下課的同學可能會願意留在學校,否則要學生下課後等,他們會走掉的。」說實話,要不是去年在紀錄片工作坊遇上他,他建議可以怎樣探討電視新聞運作,未必會有決心拍下去。他聽畢,帶笑回我一句:「真不好意思,令你花那麼多錢。」



對着他,頓時變成超齡學生。跑新聞跟製作紀錄片,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概念,這片談的是新聞道德,在整個製作過程中,也曾遇上心理上的衝擊,該怎處理?某刻,決定致電向他求教。在電話的另一端,這位大忙人道出了某年拍紀錄片的親身經歷,怎樣才能保護紀錄片主角,要忠於事實、又能為觀眾帶出重要訊息?他沒有說標準答案,舉個例子,讓你自己反思。掛線後,問題沒有馬上解決,然而卻豁然開朗。就像在中學時代,遇上一位願意下課後花時間和你分析問題的好老師一樣。過了不一會,才知當時他根本忙着籌辦婚禮,還願意花心神跟不相干的別校老師探討如何拍好紀錄片,培哥,真的無言感激!

同一家大學,另一位學者,打扮跟培哥形成強烈對比。對於保守、傳統一派來說,這位大學教授的打扮也許有點前衞,身上多點肥肉也穿不上他的服飾。光看他的外表,不會知道他有多感性,某天,被他深深打動……(待續)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有看台灣電視新聞節目嗎?

本文24/11/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身在台灣的她,久不久跟我分享新聞部最新作品,這一趟是老鷹滅絕的一小時專題。探討保護生態的題材,很有教育意義,不曉得能有多少收視率?用智能手機看她傳來的連結,「你有多久沒有抬頭看看天空,看看我們的土地,還有看看人類自己製造了多少問題?」這段旁白,很有台灣味兒。在寶島攝影師的鏡頭下,香港仍然美得不像話,畫面加上兩行文字,「擁有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卻有麻鷹密度最高的天空。」香港自2007年起,每年都在西貢舉行香港麻鷹節,不是愛鳥之人,或許所知不多。

30年前選擇到台北讀書、發展的香港女生,此刻坐到新聞部第二把交椅,時刻想着為台灣找出路之餘,還惦記着自己的家鄉。放了幾個月大假後,埋首多個大項目,包括找來一位女主播加上攝影師,完成這冷門大作。「這主播在我們電視台5年,沒有人知道她的長處。她一直走娛樂,我接手部分節目,跟她接觸多了,發覺她文筆好、口條好,對生態有一顆熱心。老鷹去香港,就問她想不想試。」在香港傳媒機構,何嘗不是臥虎藏龍,只是,真的有機會被管理層發掘到的幸運兒,能有幾個?

上次跑去台灣拍紀錄片,跟這位香港過江龍做訪問,那時她就說好,放大假之後,要努力做好傳承工作。事隔幾個月,她主理十年的新聞節目得了卓越新聞獎,也嘗試做更多當主管該做的事。「很多人沒有被看見,當主管的人,知道你手中每個人的專長在哪,你給機會了嗎?我希望一帶一組,讓他們的新聞魂起來。」得公平點說,這位執行副總監是工作狂,一天工作14小時,對身邊人要求也高,未必人人受得了。


局中人全力以赴,理所當然,然而,在島內,批評電視新聞製作團隊的聲音,從未減少。台灣某知名紀錄片製作人,去年夏天在香港一個紀錄片工作坊的發言,就夠重夠狠。「你還去研究電視新聞?台灣早已不再多看這些水平的新聞,去探討電視台記者有什麼難處,說實話,真是老話題。」自覺是幸運的,去年在雨傘運動前後,找到兩位香港電視新聞記者成為紀錄片主角,跟了他們一年,拍出來的效果不夠好,但在多家大學試映交流,香港觀眾對電視台記者及一眾新聞行家面對的挑戰,依然關心,就算是批評,也是愛之深。

本周五中文大學那場試映會,會有受訪個案一起來分享,有興趣來指正、交流嗎?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何時傳授人生大道理?

本文10/11/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又不知道會被編配到和哪位學長一組,要是對方太說教,話不投機,怎算?即使大家約出來吃飯,一對一真的擔心,不知找什麼話題和他談,如果有幾個校友帶着學生就好一點。」要知道年輕人有什麼想法,很多時,都會虛心聽聽這老實小伙子的意見。有機會結識傳媒界素有經驗的校友,要做習作找個案也可多條渠道,想找兼職又更多門路,和熱心學長多交流,不夠吸引麼?

幻想自己今年才20歲,他們的顧慮不是完全沒理由。很久很久以前,最怕農曆新年去拜年,一年才見一兩次的長輩,話題總離不開未來有什麼打算、如何規劃人生;知道你是新聞系學生,就會問如何看香港傳媒生態。這些課題,放假時拿出來討論?某學生坦率說:「平時已有很多講座及分享,要對傳媒行業多些了解,機會真的不少,加上大學生生活真的忙,未必有時間參加師友計劃。」

忙什麼?兼職賺學費、生活費,不是什麼新鮮事。20多年前,一下課就跑幾場私人補習,最怕講師教授不好好管理時間,延長10分鐘下課,已走了一班往九龍城的108號隧巴,影響緊接的兼職安排!半工讀的日子,辛苦得來也要對自己好一點,見到喜歡的,馬上要擁有,難忍到大減價。三年級跑了去英國找他,還坐上歐洲之星順道去法國。那年,在彼邦的小書店,覓到她多本大畫冊與自傳,三折呀!此刻,都放在辦公室的書櫃。上周在德國再買五六本她的相片冊,更便宜。

至少一半心頭好收藏在辦公室,有關新聞學與紀錄片相關用書,還有中學時代以零用錢買的電影書籍與亦舒作品。每次出外採訪的記者證,與各大型活動、會議提供給傳媒的資料,基本都好好保存在文件櫃內。有朋友連寫滿被訪者訪問內容的記事簿也不捨得掉。十數年間,好友保留了多少本外訪記事簿?

又想當年?記事簿也不多用了!現在直接將要點存在智能手機,那什麼時間再點出來看看?反正每次遊歷、公幹,不少友好都將所見所聞貼上面書,要不建議學生、校友將在世界各地的採訪、執導、活動策劃、廣告製作,以至一個人在途上的真實經歷集合起來,上載到母校網上平台《新傳網》的「不只是窮遊」欄目,引導學弟妹站在哪位置看世界,亦鼓勵自己有系統整理旅程的相片與思路,是否行得通?


周六在師友計劃開幕禮,播放女學生一人製作在法國遊雪山的短片,建議每組數算下全組代表,在公在私合共去了多少個城市。當中有多少相片、片段可整理一下,然後供稿,有望成為每月最佳作品?打開話匣子,由古巴或赫爾辛基談起也好, 總之,別再有前設,學長才不會只談人生大道理,放心。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用20多年時間尋找答案

本文3/11/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對他沒任何幻想,初次認識,不會有什麼要求。短短幾天,感覺相當不錯。他叫萊比錫,不花巧、很有內涵,上網搜一搜,就會知道他的經歷,已成為多部紀錄片的題材。1989年,才中學二年級,當年在德國發生了震驚全球的事件,只在電視新聞看過。柏林圍牆倒下,畫面的確震撼,事隔25年,對前東西德人民有多大影響?找些德國新朋友去請教,人家也難三言兩語去分享,畢竟,他們的經歷遠較香港的朋友沉重,要是連德國的歷史也知道不多,叫人家從何說起。

像大學教授面對幼稚園程度的小孩, 或許準備個動畫懶人包,試着一分鐘令對方大概了解德國25年間的變化,也有教育意義,但就比較表面。找到萊比錫,他最近忙着國際紀錄片與動畫影展,在登記中心、去安排門票的地方,遇上的都是紀錄片愛好人士。連續多天都有大師級人馬與獨立製作人的作品登場,其中有一部片,導演用了20多年去拍攝,選了幾位、或是更多的主角,從東西德時期到德國統一後,這些個案的心路歷程、人生高低、家庭突變,都在片中盡量呈現出來。一部紀錄片拍了這麼多年,當中有多少個案在德國統一後某年某月某日已沒法追蹤?又有哪些人生活不如意,不想導演再跟進?



作為觀眾,安坐電影院看那部經年製作,不只佩服導演有遠見、有毅力,鋪排20多年,終能在德國統一25周年,透過紀錄片,讓外界細心傾聽當地部分人民的想法。原本說過要好好收藏東德紙幣的少女,25年後再訪問她,有名車、住大屋、物質看似一無所缺的女強人,還想着東德的人與事?紀錄片中另一位女主角,2015年已經離開人世,導演追蹤了她的下一代,帶她已長大的女兒去看看媽媽那些年為國家的付出,不管上一輩的決定是對是錯,翻開她的書信、檔案,還有她媽媽在鏡頭前的剖白,那珍貴的口述歷史,都對德國以至全球不同角落的人民有參考價值。

如何以生動的方法去教授歷史以至國際新聞分析?上網有海量的文字、圖片,但資料太多,哪些最能反映實況?獨立紀錄片製作人眼中的個案,不只一面唱好德國統一就生活無憂,為了整個國家,每個個體可以如何配合、有什麼犧牲?一部紀錄片要成功,其中關鍵,乃被訪者有多認同製作人拍攝的理念。雙方沒有充分信任,紀錄片難拍出真正的味道。當然,傳統新聞專題的紀錄片,又是另一值得探討的課題。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放養與自律

本文27/10/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黃昏6時,在慕尼黑街頭,一名途人打開行人路的透明膠箱,拿出一份當地報紙,然後把硬幣投進箱內指定位置。那個透明箱,根本沒有上鎖,光取報紙不付款,原則上不會受到什麼阻攔。德國人自律,不是什麼新鮮事,只是,親眼看到,馬上拿起相機拍下當地人日常生活瑣事,同行的香港朋友不禁苦笑:「猜猜在香港街頭這樣自動售賣報紙,多少人會隨手打開箱子取報紙,然後投下現金才走?」

香港當然有自助售賣機,賣飲料、食品、紙巾等,那機器一律上了鎖;要不以往到旺角某某商場,熟客想買光碟心頭好,也是手執物品、然後自行把現金放在看似沒有管理的收銀枱,當然,看真一點,附近總有相關人士把關,客人不會夠膽不付款。來到德國,一排透明膠箱置在熙來攘往的街上,箱子內不單有報紙,還有誠實消費者投下的現金,一下子找兩個人就能快速搬走,甚至不必派人把風,自然對國民質素滿有信心。



坐火車嘛,乘客不用經過什麼閘口,買了票沒有?久不久才有職員查票,比率不高。有些年輕遊客鑽空子,不買票就享受免費旅程,事後還把成功不付車費的事跡告訴身邊多位朋友。究竟,要多大氣力、用上多少年,才能學會自律?網民分享德國父母如何教子女的文章,在社交網站常有轉載,其中一個重點, 乃是「放養」。簡單點,就是讓孩子自己從挫折中走出來,別天天圍在子女身邊提醒、管束,試着讓他們承擔責任,前面的路怎樣走,引導過就要放手。

他日是否能訓練出獨立思考、自律,還是變成沒人管的壞分子?香港素有國際大都會的美譽,參考過外國的成功經驗,何不試試看?光是搜集網上資料,得知德國、日本等地如何教導下一代,轉發之後,在面書按個like,然後又要下一代接受富有香港特色的高壓教育法,那不是原地踏步麼?

在慕尼黑只停留了短短的三天兩夜。在Marienplatz鐵路站下車,步行一兩分鐘,教堂、博物館、歌劇院、購物商店就在咫尺。周六下午,本地人與遊客也多,但沒見有人大聲談笑、更不會因走路慢點而被人家推撞。

當地家長帶着年幼小童到市中心,有的也會用車,成年人就像踏單車坐在前面,兩三歲小孩就坐在後面的小座位,看來挺舒服。不過這車款引進香港不一定受歡迎。怎放心讓小朋友獨自坐在後面小籃子,要是壞人一手把小孩抓走怎辦?

德國人的放養理論,很浪漫,對小孩如是,對身邊人也管用嗎?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記者篇.管理層篇

本文20/10/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拍這部紀錄片,共用了多少錢?」與師兄對望一會,一時間找不出答案。去年8月開始拍攝,從香港起步,愈走愈遠,及後到台北及倫敦,都未精心部署。 周六日的試映交流會,多位新舊朋友都建議,台灣那部分應該抽起,發展成第二部曲。對於台灣,的確有情意結,雨傘運動後,更多年輕人嚮往寶島的生活。以往跑新聞認識的某台灣行家,最近都轉行,現在主理籌備大型活動。心思縝密、夠親和力,這個崗位挺適合他。某天接到他的邀請,去分享一下對台灣的感覺,碰巧那時 間人在海外,沒法參與。

認識的幾位台灣傳媒朋友,有的從十多年前駐北京時就交往,現在有的成了新聞部中高層,天天要關注的,不只是新聞選材,更多是關顧下屬的感受,如何令前線記者有動力去發掘新聞,不再是硬給指令,該怎樣做?幾位台灣行家在鏡頭下,談了很多很多,篇幅有限,只剩下一個個 案,那其他呢?原本,只一心整理資料後寫篇文章。周日那場試映會的座上客,認真建議把管理層的篇幅分出來,看來真要看看是否有心有力去製作《撼動》第二部 曲。畢竟,監製與攝影師平日都有正職,工作量之多不用介紹,要再下一城?且看再去多間大學試映後,其他大學生有何觀後感,沉澱後再好好規劃。

一 直以為,前線記者不愛聽上級的難處,原來這前設太沒水平。來報名看試映的傳媒人,部分是九十後,入行才不過兩三年,營營役役,難得放假可以透透氣,卻選擇 跑去看由新聞系老師自資製作、以新聞教育為題材的紀錄片。接着更花了近兩小時在交流會上用心去提意見,有兩三位發了長長的短訊,建議再分香港篇及海外篇, 詳細描繪多間傳媒機構管理層的心路歷程。能說這班前線記者,只懂駁料不求進步?他們也想了解上司的難處,尋找溝通良方。監製很厲害,即場問來看試映的管理 層可否讓我們跟進拍攝一下。答案?你懂的。

要拍攝香港記者與管理層如何角力, 局限之大,行內人不難明。看畢試映的朋友,亦有不少建議將紀錄片分為記者篇、管理篇,有多位有心人,細緻羅列出紀錄片的新增內容,希望我們團隊好好拍下 去。有資深紀錄片製作人更認為,雨傘運動對港人的撼動,兩三年內不會消散,認為可以繼續好好鋪排說故事,不用急。



還有,播放這個試映版本,要人家上網去回答幾條問題,煩不煩?不能想像, 當中有人主動追問如何填問卷。這個新聞教育試驗計劃,早已超乎預期。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傳媒管理層有多苦

本文13/10/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之前你說要幾位大學生來幫忙,剛找到,還要兼職公關嗎?」在公關公司打拚的友人明言,最近公司生意一般,鮮有加班到深宵,幾位同事自然流失也沒再請人,兼職嘛,暫時也得省點支出,直截了當,全職兼職都沒空間再請人。電視電台又如何?據了解,除了最近已報道有電視台精簡人手,還有個別傳媒機構亦已派了大信封給少數員工。

市況真的那麼糟?不想令友人更心煩,沒有不斷過問。只是,始終禁不住提問,10月是裁員合適時間麼?中年管理層想一想,嘗試以較淺白的方法解說:「一般來說不應年底裁員,至少讓下屬拿到雙糧才走,要是12月辭退人家,實在不近人情,要是說較為適合的月份,也許是8、9月。關鍵是傳媒管理層也要面對老闆的壓力,一聲說重組架構,只能盡量減少受影響人數。」

平時與上司多傾兩句,少請假,做事勤快,該大大減少被裁機會?實際上,那得看看身處的部門或小組,對整間公司有多大價值。身邊在銀行界的中年朋友愈來愈看得開,與在某些傳媒機構工作的心態相若。「近兩年公司不斷精簡人手,有一回,眼見在公司打拚三十多年的高層,昨天還代表公司出席公益活動,事隔一天,已收到大信封。何時地位不保,當事人與身邊同事也嗅不到任何味兒,人人機會均等,有心理準備就成。」

要手起刀落的管理層坦言,拿着部門員工的資料,盯着月薪最高、年資最長的高危同事去思量,不易過。與老闆爭取裁少幾人,得充分證明那些同事十八般武藝、身兼多職,沒有炒掉的理由。以往在新聞部,總有幾位記者幾乎十項全能,收一份工資,同時擔任中英文台記者,廣東話、普通話與英文水平都一流,還能說一口流利的閩南話。要是她還當記者,明年台灣大選,該會是她出場時間吧。

說到台灣,周日下午,繼續與紀錄片《撼動》監製與剪接師為幾天後第二、三場試映會奮鬥。爭取播多點台灣TVBS新聞部高層的訪問,難度與以往在新聞部要求多點被訪者訪問篇幅分別不大。說是監製、又是師兄,他總有辦法令導演配合:「要是再播那麼長訪問,主題就會拉遠了,我們目標會繼續有Part 2的,這次不要太貪心。」

上周看完試映的傳媒界前輩、朋友與學者,難得都對這新聞教育為主題的作品有感覺,有的明言40多分鐘實在太短,有的學者認為個別訪問內容太長。有反應就好,新版本,將會長一點,未來在多間大學試映,期待年輕人的寶貴意見。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撼動

本文6/10/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為何你們不用睡?」紀錄片幕後團隊, 由七十、八十、九十後組成,難以想像,四十多歲的,靠着零食、汽水,一邊收看24小時新聞,一邊修正稿件,連續多晚撐到凌晨三四點,把二十多歲的團隊靈魂人物嚇壞。過去數天,忙着為紀錄片剪接的兩位有心人,日間工作已排得密密麻麻,入夜後就在一萬多個影片檔案中,選取最精準的畫面。2015年10月5日早上,紀錄片還在上字幕階段,下午3時許就試映,真的趕得及?

下午2時前,新聞部舊同事陸續到達藝術中心,懷有7個月身孕的前記者,精神奕奕,早就來到劇院。另一邊,多間大學的新聞與傳播學系的學者亦提早到場!但,紀錄片完整版何時安全到埗?放映前半小時,剪接師與攝影師趕到!義務公關、我的中學同學在耳邊說着「要進場了,嘉賓都到齊,不要再拖,看看時間,都下午三時許」。

下午3時15分,原定開始放映,還差幾分鐘,望着樓梯,他到了!在舊公司年代,沒有交流的機會,到了學界,近兩年和學生一起參與電視台大專生紀實片比賽,才跟他碰面幾次。這部紀錄片,有這間傳媒管理層接受訪問,回應記者聯署事件,算是相對完整,至少,不會單方面只有前線記者發聲。還有有線電視、dbc數碼電台、台灣TVBS、東森新聞、英國的BBC管理層分享如何面對世代矛盾、行業競爭,加上香港大專生作為學生記者,在前線採訪中遇上的種種挑戰,內容之多,都應全部加進去?要刪減、要限制在50分鐘內,可以從何入手?

近50分鐘的紀錄片,一邊播,一直觀察學者、記者、傳媒機構中高層的反應。女主角在新聞戰場的遭遇,在場的行家感同身受,久不久禁不住大笑。而作為新手導演,最撼動的,乃是聯署後的電視台記者,在雨傘運動一年後,毅然出走,離開香港時的反思,每收看一次,都熱淚盈眶。在劇院內,不敢再細看,以免眼紅紅,怎再交流?



這部紀錄片不會大型公映,下月走進大學校園,希望聽到更多年輕人的意見。在社交網站,看到《CNEX推薦》,「導演李家文及監製李志堅一直關注和思考香港新聞媒體面對的困局,以及新聞工作者的定位,曾帶着《電視新聞的星火》參加第二屆『CNEX紀錄片提案大師班』,一年後兩位以紀錄片《撼動》邀請觀眾一同思考與討論新聞業界遭遇的問題。」

放映分享場,有份聯署的記者與公司管理層交流,到完場時仍有人想表達意見,一切,已夠撼動!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平實與奢華

本文29/9/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加入傳媒,為了增加曝光率,再三級跳出精采人生?得視乎各人際遇與實際條件。年輕人目標那麼清楚,不修飾沒造作, 一心為新聞事業埋頭苦幹的同業,以不屑的眼光看待一班明日之星,未必公平。值得細想,從何時開始,十來歲的高中生,會發掘到這條「成名捷徑」?與友人常常互相提醒,該試着了解年輕一輩的想法,別早有前設認為新一代只顧自身享樂、利益掛帥。學習聆聽,不單是社工系學生應有的技能,人到中年,切忌擺款發表偉論,多聽別人的故事,會驚覺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只要對準撼動人心的項目,他們願意付出的精神時間,絕不下於前輩。

行內人大抵有同感,踏進傳媒界,平實過日子,不求奢華生活,才是業界的普遍寫照。上回談到在香港最高學府拿了大學學位的Desmond,十多年一直在影音產品雜誌社埋頭苦幹,升到總編輯,該有不俗的收入?「很明白年輕人買不到樓的心情,我結了婚,同樣也沒法置業。不是說沒錢每月供款,而是難以儲夠那年年上揚的首期。你想想,省着吃喝,憑我多年在傳媒賺到的收入,也未能完成置業夢。」要找出路,跳了另一間傳媒,轉換環境,卻不等於收入有增無減。要不,乾脆轉行?

要有穩定收入又要肩負社會責任,在非政府組織擔任社會創新中心項目經理,算是不錯的選擇。前老總取回社工牌,拿了理想的工資,且學以致用,目標算是超額完成。怎知,未做滿一年,又再跳槽投進商業世界。「當時我以為加入了這麼大規模的非政府組織,有幸直入權力核心,發展相信不錯,應會留到退休才走。豈料以前和雜誌社合作的品牌公司主動聯絡我,叫我試新任務。工種吸引之餘,月入嘛,相信在非政府機構多做六七年,也拿不到現在的月薪。」

傳媒業界人才流失,已是老問題。追尋理想的傳媒人,總有一天要回到現實社會,為置業、生小孩儲彈藥。留下來的生力軍,也許更能追上新媒體發展。只是網上平台愈來愈資訊泛濫,怎樣才能讓受眾乖乖付錢看有質素的新聞?沒構建好商業營運模式,多少位老闆仍能全力支持每年花錢去搞好新聞品牌?



全球多間新聞媒體近年用大數據(Big Data)找尋獨家新聞線索,也作為了解受眾口味的重要參考資料。如何衡量一則新聞值得推上頭條或首頁,資深新聞工作者本應發揮關鍵作用,從哪時開始,他們的地位受到大數據威脅?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新聞工作者的演技

本文23/9/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你們去採訪,有沒有先學溝通技巧?」面前的Desmond、雜誌前總編輯,當年香港大學畢業不久,就加入傳媒行業,沒跟同班同學去當社工。「我以為新聞系會有課程專門教如何溝通,不只懂發問,還要用心聆聽,令對方願意多和你分享。那年頭,跟老師學習怎樣跟求助個案溝通,來到新聞界一樣管用。」不少出色記者,本科修讀會計、土木工程、歷史、經濟等,然後再跑去讀一年新聞學碩士課程。出來採訪,有的擅長扮學生、主婦、地盤工人等,沒有戲劇大師專人教授,演技依然不賴。




有演藝細胞的新聞工作者並不少,有的將上天賜予的條件,一心投放在新聞事業。某報館記者,得知某政界人士入院,醫院規定不可拍攝,就拿着健康飲品去那私家醫院「探病」,與病人談笑風生,拍到珍貴畫面,也許留待合適時機才公諸於世。行家細問記者有何本領?無錯,不能怯!自自然然投入角色就行。過往,政府總部未建好,有記者推着手推車扮裝修工人,就通行無阻拍攝到裏面情況。當然,演技好還要有幸運,要是被有關方面當場撞破,要負上責任,新記者先要了解清楚,好好衡量。

說回理科出身的前總編Desmond,自言當年公開試成績一般,第一志願、中大新聞系和他擦身而過,最後,落戶香港大學,他形容當時是為了追名牌。「做新聞的確很專業,但讀什麼學科都可以加入新聞界。盤算過後,當時的策略是,先讀社工,出來做社工也可,投身傳媒也行。」在音響雜誌由初級記者做起,到紙媒面臨挑戰,離開雜誌社,思索前路該怎走,自然想到網媒。都說傳統媒體不跟着大勢全力搞好網上平台,早晚會被淘汰。眼見身邊有行家不再打工,動手搞網站,Desmond明言,要成功,簡單點,先來個收支平衡。「公司只需要一兩個自由工作者,不用租辦公室,自己在家中做,未必做不來。」

一直做影音、消費類的文字工作,要出來自立門戶,他計算的,不光是每天專頁有多少人按喜歡。「我以往都是做產品類的東西,個人覺得這麼多年來,製作了很多垃圾文字。看畢,買了新機,放在一旁,就沒意思。沒有什麼價值,養分不多。」

在傳媒打拚多年,他掛在口邊,不是雜誌銷量曾經有多好,去過哪些國家試玩最潮玩意,反覆思量,乃不只再叫人消費,而是做自己認為更有意義的。「我想取回社工牌,重新去當社工,由零開始,也得考慮會否有機構會聘用。去搜尋相關資訊,就知條件不配,我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亦不會和剛畢業的去爭。」(待續)

*相片於某傳媒機構內拍攝,非Desmond曾任職之地方。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怎能「愛我.別走」?

本文15/9/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長輩說的真沒錯,踏入中年,去「大酒店」的機會愈來愈多,上周,到了周老師媽媽的喪禮。靈堂擺滿多間學校管理層、教師團體及教育工作者送上的花牌,坐在前排與家人傾談的,是電台某位高層。另在後排,有多位中學老師,咦,還有她,我的樹仁師妹、阿婷。當年中學成績不理想,升讀不到原校,徬徨青年選了威靈頓中學升中六,就遇上周老師。「她當年不只在學校用心教書,還會帶我們一班學生去她的家吃飯,你想想,老師這麼忙也親自下廚,實在太難得。」

為人師表,曾經,社會地位挺不錯。20多年前親手弄飯的一幕,會教十多歲的學生深印腦間。沒有機會上周老師的課,只是當年跑教育新聞時結識了她與她的另一半。那年,某教育團體舉行晚宴,有同工發言以表謝意,簡單幾句,在場賓客或許不會留心聽。「他事事親力親為,每次開會後,不論有多忙,都會親自寫會議紀錄,從不假手於人、要求誰趕緊打稿。其他人覺得微不足道,但不擺架子、待人以誠,做到團體主席,有多少人仍能做到?」

跑新聞的行家,大抵上40歲都會認識這對璧人。在新聞界,他倆從不是什麼耀眼的意見領袖,政治取態相對保守,亦未必是時下年輕人擁戴的楷模。但這對年紀不輕的戀人,走的愛情路,或許較不少後生仔女還要前衞,心口掛個勇字也未必做得到。教育界人人要像聖人,他倆敢愛敢做,多年來沒有結婚,不理別人目光。在周老師媽媽的喪禮,見到她的另一半,穿上全身黑色素服,心口掛上黑布條,細心在靈堂打點、招呼賓客。來致意的,誰會無聊去質疑他有何身份為這白事四出奔走?*刻意低調,三年多前,他倆牽著手走進人生另一階段,善解人意的周老師後來補充:「是他的主意,我尊重他。」

至親剛離世,周老師紅着眼走過來,說着不捨得媽媽。「我是家中大女,今年已68歲,媽媽88歲,真想她多活兩年,好好享福。」出自杜甫《曲江二首》的「人生七十古來稀」,來到2015年,再慢慢咀嚼,可會有另一番意會?本港的平均壽命,男性為81歲,女性呢,86歲。友人說,活到八十多,已是笑喪。參考統計數字,他的話也許很中肯,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返回天家,怎也難馬上參考下平均壽命,然後,豁然開朗。要看開,得天天提醒自己,一覺醒來,還能吸口新鮮空氣,喝口白開水,真好。

剛認識一位長輩,今年九十有一,依然健壯,行走比我還要快,雖然個子不高,卻有高人氣派。不必問他有何養生之道,有幸在身旁靜靜觀察,領悟到一兩成,已終生受用。



*感謝周老師同意,附上補充版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誰是先進新聞界主管

本文8/9/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不單年輕人,長者上課也不準時。」資深傳媒人為想突破自己的長者舉辦新聞採訪培訓班,多個月來全情投入,其中發現,學員總喜歡在原定上課時間提早至少半小時到達,且不做沉默大多數,每逢提問環節,只怕不夠時間回答這班先進學員的問題,不必導師自問自答。

那先進新聞培訓班的總舵手,就是當年在新聞系教授電視新聞課程的兼任講師,行內知名的新聞界高層。學生交上的習作合心意,她會逐點告訴全班好在哪兒;習作沒亮點,鮮有溫柔說什麼看得出是用心之作等鼓勵說話。辛苦跑去採訪示威集會,然後交上一條電視稿連剪好的新聞故事,自以為無懈可擊,怎知老師語調平穩補上一句:「究竟現場人士為何要來請願?老人家的訴求在新聞片中有明確交代?」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搶着說:「我看過電視台的報道,也一樣沒有多講解請願的背景。」老師從容回一句:「電視台播出的新聞報道,水平一定高?」

時為1996年,沒有面書等社交網站,電視台新聞報道猶如權威消息來源,年輕學生不明白,緊跟電視台新聞包裝手法,會未達水平?電視新聞能把重要消息傳遞給普羅大眾,達到告知、教育、監察、警醒、娛樂、解釋等等功能,不已很了不起麼?來到2015年,電視新聞除了要資訊準確,平鋪直述的報道似乎滿足不了部分受眾期望,一個個新興新聞網站不斷推出的大數據新聞,配上生動易明的動畫與圖表,相對平實的電視新聞包裝手法,自然較難吸引有要求的知識型受眾。

大數據分析改變了市場營銷等商業思維,新聞界又是否熱捧?兩岸近年均有學者專家剖析數據新聞(Data Journalism)如何令新聞更顯得中立、客觀,大陸方面有專家寫文章,談談大數據下怎令電視產業轉型升級,以中央台的新聞節目作為個案,試着解構利用大數據如何真實反映社會狀況。台灣方面,更多網上文章提及新聞業、電影業團隊如何將大數據轉化成故事,再結合新科技重塑新的表達手法。




香港的傳媒管理層,有的剛剛滿四十,更多在新聞界游走數十年,政商界人脈廣、管理經驗豐富,不少同時在大學兼教傳媒管理。管理人才難不到這班資深新聞工作者,談到大數據又如何?英國傳媒The Guardian早在2010年已有文章大談「How to be a data Journalist」,香港有傳媒主管主動鑽研這門課,大數據能否為媒體轉型升級?得先看主管是否有空不斷學習。

先進的新聞界主管們,咱們一起努力!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當放下智能手機

本文1/9/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從事什麼行業的要時刻查看社交網站,智能手機沒隨身就會渾身不舒服?新聞從業員當然要緊貼政商界名人的面書最新狀況,認識的公關界朋友,不分晝夜,盯着政治、體育、娛樂圈活躍分子在Instagram 與面書的新相新片,要是主理的產品代言人在網上發表不當言論引來圍攻,提醒當事人別自以為英明刪文刪相之餘,怎樣收復失地乃當務之急。要是碰巧周六日發生事端,不能拖到辦公時間才慢慢開會。於是,難得抽到時間與友人聚會,要忙着回覆WhatsApp 多個群組,刷新社交網站狀況,還有傳媒App 不停推文,想不理不看,除非把智能手機關掉,否則怎能Work-Life Balance?

要真正脫離工作模式,留在香港始終不是辦法,年輕朋友決定去泰國充充電。「有帶公司咪牌嗎?你們的組合,可以隨時在當地做直播。」小伙子盡量保持克制,未罵我是工作狂。「應該不會那麼巧,朋友剛跑完新聞回來,說那邊平靜,沒事。」對的,時代變了,總不能24小時只想如何抓新聞,不過,隨身有咪,要是遇上突發新聞,或是極有新聞價值的重量級人物就在面前,靠智能手機就能拍片做訪問,像樹仁師弟陳遠東在天津以手機訪問李克強一幕,令你留下丁點印象麼?

話說回來,要真的拋開工作,安排長途旅程才夠理想吧。面前20來歲的她,剛剛一個人遊歷歐洲數國40 多天,第一站,住在陌生人家中的驚險情節已夠拍部驚慄片,怎知餘下旅程遇上的人和事,才是焦點所在。「平時寫的外國新聞,說哪個國家經濟不景,某國人民又如何如何,到身處其中,聽聽當地人說他們的故事。不幸遇上車禍,第一身了解當地的醫療服務,讓我反思,我們報道的外國新聞,究竟反映了多少當地實況?」明明是放假,幹嗎又去想新聞工作?要是有幸找到自己所愛,是工作也好,是哪位心上人也好,能隨時放下不去想?



暑假完了,沒來得及去別的地方旅行,留在香港,如要暫時放下智能手機,走入電影院是好方法。周六去欣賞印度電影《來自星星的PK》優先場,以為可以放聲大笑減減壓,怎知,這套印度最賣座喜劇,某些情節卻教人淚流滿面。片長兩個多小時,帶出的訊息,也許是傳媒業界一直關心的。究竟什麼題材、哪些被訪者才有新聞價值?電視台女記者不想只做無聊新聞,又要滿足受眾搶收視,可以怎辦?

還有,片中提到的種族問題與宗教信仰等迷思,走出影院,值得再沉澱一下。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趕走小記者與總編輯

本文25/8/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何解迎新營要移師到大學校園?學生代表盡了全力,訂不到其他營地,剛過去的周六,幾十位校友晚上回到北角半山校舍分享兼緬懷,效果好得出奇。近幾年忙得要命、沒時間跟新生分享的電視台體育主持,周日大清早就要飛去外地工作,早一晚還要在迎新營留守到晚上10時許。有幾位校友剛完成手上項目,摸黑上山,分享時間就結束,沒機會與學弟妹交流,就拉着當年的莊員、舊同學聊一會,沒埋怨一句,夠大方。

這班大忙人,畢業年份橫跨幾十年,專責港聞、中國組、外電編輯、財經、體育、副刊等等,從外表難以分出在職場打拚了多久。有來自近期招兵買馬的新媒體資深政治記者、雜誌社總編輯、商界與法定機構的傳訊部主管、自組公關公司與製作公司的、執導作品將登大銀幕的,另有在行內磨練多年,剛剛重燃採訪硬新聞的熱情、一講在泰國追突發就鬥志高昂的師弟,不論小記者、主管級人馬還是老闆,周六晚上坐在室內籃球場地板,一講就幾個小時,到限時交場也不願離開,最後,要討厭的老師多次開聲,請諸位稍移玉步到大門口,這班舊生才依依不捨離開,邊被趕走還要向新生揮手道別,不知一年級學生覺得窩心,還是有點受寵若驚?


 
今年參加中學文憑試的人數減少,學界都有心理準備,即使收生不成問題,獲取錄的成績也可能不如以往幾屆。結果,面前的新聞與傳播學系一年級生,公開試成績真的不錯,關心傳媒現狀、未來發展方向的焦點也跟以往有明顯差別。從深夜到清晨,不斷收到多位校友的訊息,慶幸新生不再只關心如何投身電視台當記者或主播,更多想知道如何以一人之力製作新聞。近年較少追捧的電台工種,竟然有多位新生示意想多了解些。

十多年來風雨不改來分享的師弟,深夜在電話另一端認真地說,這回年輕人真的變了,傳媒高層與學者不能忽視。「不斷問年輕人如何接收時事資訊,會坐在電視機前看新聞的不多,更多是手機看即時新聞、大陸的綜藝節目、東南亞以及外國的電視劇、電台的網上視頻節目也多看,傳統傳媒已模糊化,他們更想知可以如何學到更多,盡快獨當一面。」

別以為入新聞系,就一定想跑新聞,為數不少的新生追問學長未來出路時,明言早有心投身公關之路,是怕記者人工太低?工時超長、怕採訪超辛苦,更是關鍵。不做記者就能work life balance?下回再說。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演技有待提升

本文18/8/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紀錄片要有迴響,題材要容易引起共鳴。學生難得自願組隊參加紀實短片比賽, 一直構思拍什麼好?香港社會,什麼都離不開土地問題,就聽聽年輕人心聲,為何沒夠錢也要脫離父母搬出來租住劏房?上一代好言相勸,不如省下租金,別常常去什麼旅遊,乖乖儲首期,總有日可以有自己安樂蝸,何苦硬要每月花幾千元換幾十至百多呎空間?攝製隊走訪幾個月,對主人公訴說的困局沒多大反應。明白,也許在學生眼中,整代人天天都這樣呻,只有中年老師不明白,以為發現新大陸?!

大學生對自己作品要求高,望着半製成品總是愁眉深鎖,指導老師蘇啟智精於製作紀錄片,提了意見,製作團隊在死線前幾天,最後衝刺去補畫面、改旁白,算很有責任感。我這紀錄片新手,除了精神上支持,只能做賽前預測,給他們派定心丸。「別覺得內容老生常談,要明白,評審至少有我這把年紀,更多人生歷練的當然佔多數,我們真沒多少機會聽到年輕人的心聲,你們平時怎會有興趣和幾十歲長輩談感受,根本不欲再解釋為何想搬出來,以免又被說教,所以,你們的紀錄片真有可觀性,至少讓受眾聽聽年輕人鮮有披露的心底話。」

很幸運,樹仁學生作品《宅困》拿了電視台大專紀實短片比賽優異獎。片中兩位搬到舊樓劏房的小夥子,對着鏡頭訴說為何不願再和家人生活,對於為人母親也曾是難管教的獨生女,中年老師聽到差點想哭。做子女的或許覺得父母總愛介入甚至干涉下一代的生活,不明白且意見多多,年輕人常見拆招方式就是不解釋不交代,務求對方快點無奈收聲。要是父母懂自律,不再重提肺腑之言,將「別把時間花在不對的人身上」、「儲多個錢買個單位慢慢供,比買衣服買車更有保障」等言論收起,也許會較受歡迎。

今時今日做父母,少點演技也不行。明明緊張到不得了,要扮作冷靜,以免影響子女情緒。還要懂得抓住黃金機會,在適當時間提點一兩句,盼不影響親子關係之餘,能以朋友身份多些溝通。別以為幾歲小人兒不懂看眉頭眼額,父母何時情緒失控,一句無心說話、一個眼光,他們會良久放在心。2歲時聽過的、看過的,4歲多都能想起來,且清楚描述細節,你看小朋友多心清眼亮。

過去一周,要扮演堅強樂觀的母親,相信演技很不濟。感謝上天,這趟讓忙碌媽媽學懂,人生最重要是什麼。更加要感激那幾天,在HKAH悉心照顧202B病床小男生的一眾醫護人員。在最擔心的日子,幸有你們,無言感激。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約見出版社老闆

本文11/8/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新聞系畢業數年,離開記者圈,去公關、 廣告界馳騁,成功個案不少。有師妹去搞出版社,自資出版以手作仔為主題的刊物《手創》,實在太浪漫,該有心理準備虧本吧。第一次見面,提了大堆問題,小妮子依然掛着甜美的笑容,娓娓道來她的出版夢。「以往去台灣,買很多相關的書,或是購外國出版的,但在香港,同類書就只出版過幾本,我寫了出版計劃書,包括讀者群、書的建議頁數、解釋為何要出版這本書、評估有否市場,然後寄到約30家大小出版社,3間有回音,但個別提出的自資條件挺苛刻,加上想出版雜誌,就不如自己辦一間出版社吧。」

想出書又被人家拒絕,身邊友人加上自己都有親身經驗。那年籌備出第一本書,難得新聞部管理層批准,沒料找合拍的出版社是如此高難度。有的願意出版,卻希望把它改為通識讀物,有的建議多加主播花邊,以照顧市場口味。最終遇上素未謀面且極酷的總編輯願意出版,又不必大幅改動原文,尤為感動。此刻拿着浣君的《機關賀卡DIY》,真愛不釋手。按着她的原意,不必遷就出版社要求把心血改得面目全非,有多少人能這樣幸福?就算光顧出版社以自資形式出書,動輒也要幾萬塊,還要預另一筆錢把大批作品存倉,錢從何來?

浣君打扮十分樸素,平時置裝費應該不多,但還得吃還得坐車跟上網等等。她坦言當年大學畢業後,靠家人出資到外國進修,拿了碩士學位,但回港後就一切靠自己。新聞系未畢業時,當過兼職記者,之後當了幾年月刊編輯,掌握了出版業務的知識,省吃省喝,就找了原本在出版社工作的好友一起搞出版。「在月刊工作時,曾負責兼顧出版書籍,當了50本書的編輯,由收稿、校對等,整個過程都懂,你一定要知道一本書如何由零開始,到上架、發行等都要清楚,如果沒這方面的經驗,不建議一畢業就自組出版社。」

愛文字又有心,那該成全更多年輕人出版冷門著作,她卻坦白得很。「我不會主動幫人家出書,要是有朋友希望出版著作,我也會有要求。如果不理市場,那不如直接到XXXXXX SHOP去打印書,對不?」

大抵出版界的人說話都直截了當,曾經,遇上某出版社編輯,她的話也不加修飾:「出書要看作者人氣,努力保持知名度,題材不要太偏,著作字數也要好好控制,要不香港讀者根本吃不消。」著作有深度且要大賣,還能單靠版稅過安穩生活的,該剩下沒多少人。像作家兼出版社負責人浣君,除了開班教人造手作仔,還接些編輯工作,日常開支基本撐得住,已預留幾萬元出版未來幾期書誌。

有夢想就好,做好充分準備了嗎?祝一切如願。



P.S 第一次收到手作仔生日卡,原來是浣君的作品,決意約她見見面,最後,方知悉她是出版社老闆。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吳曉東與劉江華

本文4/8/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面見有意入讀新聞與傳播學系的考生:「紙媒發展前景看似不理想,如果讀完4年,情況更差,怎算?」答案較傳媒老闆與管理層還要樂觀。「有閱報習慣嗎?」我遇上的, 九成以上表示沒有。「想做記者,或是從事公關、廣告工作,又或其他?」大部分均表明對新聞工作有濃厚興趣,自然可跳到下一條題目。「盧寵茂、李國章、馬斐森、劉江華、鄧國威,請簡單介紹其中兩位。」劉江華的知名度在年輕人心目中,果然高企,其他幾位被遠遠拋離。

面試題目年年不一樣,對讀者當然沒有難度。「吳曉東、林子豪、鄭思思、陳珍妮,岑倚蘭、黃潔慧、曾美華、程翔、曾德成(每次會看到五人名字)請以英文介紹其中一位。」幾天面試時,以師兄吳曉東人氣最高,也許因他發起網上集資,推動香港人共同創辦調查報道通訊社,感動了不少年輕人。子豪與程翔也不錯,不過有些人以為他們是林書豪及劉翔,說了一大堆,不過,英語會話真不錯。有考生以為思思仍是無綫電視記者,其實已轉投有線電視有幾年了。另外幾位傳媒界前輩與美女,見面時再和大家分享感受。

有志成為記者的新一代,對政府高官、大學校委會成員可全無印象,但對推動首間香港通訊社主腦卻很上心,只是未必有錢去支持。到某天長大了,要決定將手頭上的金錢投放到哪裏時,有多少人會拿來請記者去追調查報道?還是多買一套音響、換部最新電動車、買個逾萬元的手袋更實際?

個別傳媒行家,眼見同學朋友都轉投公關界,還不為所動。某天,他特意發短訊,回應電視台清談節目有主持提到,某報章連續大篇幅報道某連鎖食店的減價情況,有影響公信力之嫌。家聰強調絕不是置入式廣告,指出篇幅還加上大型超市的回應。「我們沒有植入式,如果說半廣告式,會寫明是特約報道。」老闆遇上像他這樣有心的下屬,該加薪以作鼓勵吧。

談到老闆,就得重提上回的新聞界富二代Garic。他特意寫個電郵回應我,為何大老闆喜歡安排子女入電視台做記者?「他們看重價值,而非金錢。由於財記日常接觸不同經濟範疇,經常要訪問海內外的財金界名人,出席各階層的宴會場合,對任何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來說,見識及閱歷定會比在一家公司打工多。」

在富人眼中,原來,新聞人仍然受到尊重。Garic認為到底是一份新聞工作,一切金錢和權力堆砌的畫面背後,過程中仍要保持抽離感,可在每日節目出街的死線前,篩選或分析到有用的資訊及觀點,以最有效的表達方式給觀眾讀者參考,「電視新聞講求團體合作,對欠缺經驗的年輕人來講,財記的工作無論在資訊處理、與陌生人溝通、個人表達、團隊精神、時間管理、危機處理等等,性質其實是類似一套商業行政訓練,只會在大學裏的MBA或EMBA課程中才提供到,但人家要支付數以十萬元的學費,當財記還有薪水領。」

看畢,會吸引你入行?行家不再想離開新聞界嗎?



 P.S 認得相中所有人嗎?攝於某年新聞系迎新營校友分享時刻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新聞界富二代

本文28/7/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去傳媒機構實習的,不只各大專院校的新聞系學生,一些其他院系的高材生,跟傳媒高層友好的下一代,都分散在新聞部,趁炎夏學習學習。上回提到曾經在收費電視當財經記者的Garic,本身是食店的太子爺,為何富二代會愛上當記者?這人謙虛說,當年入行,家裏生意根本不算大,同事知道他的背景也沒多大反應。

在外國讀傳播學出身的他,沒親友介紹,先在新聞部當上導播,及後轉職為財經記者。像他這樣由幕後走上前線,倒不太新鮮。好友也曾有幸得上司批准,由導播轉跑港聞。認識部分新聞部靈魂人物,有從車長或辦公室助理起步,慢慢轉職為攝影師或剪接師。有人覺得在新聞機構總要拉關係,也有家長曾經在大學開放日提問,在電視台新聞部工作,人事是否特別複雜,倒不盡然。

最近面書不少網友都談論英國廣播公司一部名為56 Up的紀錄片,片中以多位不同階層的小孩成長作為背景,由他們7歲追蹤至56歲,其中帶出的訊息,乃社會階級難以跨越,大部分個案,出身富裕的,長大後依然是富人,而窮人的孩子很難往上流動。要是說香港、這前英國殖民地,看看在新聞界奮鬥的個案,也許沒那麼悲哀。至少,在這行能放眼世界、肩負社會責任的(不等於收入高),包括前線記者、編輯甚至中高層,有住港島尊貴地段,更多,是本來散落在各大公共屋邨的草根階層。有的父母是小巴、的士司機、大廈保安員與家傭,有曾遇困境要取綜援,來自破碎家庭、曾遇家暴的也不少。

在新聞部,沒太多人喜歡裝可憐爭取出鏡機會,當記者本來就要剛強,不管出身如何,基本上都得賣力工作。暑期期間,不時遇上從外國留學、趁空檔到電視台實習的富二代,有個別確認真去跑新聞。有前政界名人的寶貝女,採訪遊行示威會幫忙為採訪隊買飯盒。在北京追新聞,富家女會跟基層出身的小記者,與個別難搞的人士據理力爭,為的,就是趕死線去把新聞傳回香港新聞部。烈日當空在街上守候十小時,站在路邊吃飯盒,人人平等,沒見過有人會鑽上自己的房車吃傭人弄的好菜。

把前線記者形容得那麼清高,那好端端的,何解這行業流失率卻愈來愈高?

Garic認為,近年國企紛紛來港上市, 就已令財經記者不易為。「你不可能在中資主導的市場環境下,取得很多獨家消息,因為中資高層經常換人,難以長期維繫人脈關係。除非轉行去證券公司的研究部,留在這圈,確感到疲累,開始想做別的工作,找尋更大的個人價值……」


                                         相片由Garic提供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跑財經新聞有優勢?

本文21/7/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傳媒行業這陣子頻頻傳來壞消息,想報讀新聞相關學系的中學文憑試考生,會否重新考慮未來四年路向?實體報紙面臨考驗,電視新聞亦然。曾經,某電視台新聞部管理層很認真地說:「我們以前新聞系畢業,都很矜貴,傳媒高層視我們為精英,現在呢,香港多間大專院校都有開辦新聞學相關課程,供應量太多。問為何新入職記者人工多年變動不大,就是因為大學培訓大量新人,令他們競爭力下降。」

每年大學收生,面試時都會坦率告訴申請人,傳媒這行收入一般,當然有老總、傳媒管理層年薪過百萬甚至千萬元,但畢竟是少數。要不要再考慮清楚?十個有八個考生都會強調入行為揭露社會陰暗面、肩負社會責任,不想坐在冷氣房平淡過日子。其他兩個考生,會表明想在公關、廣告方向發展,對未來很有規劃。

陸續收到友人與校友來電,問新聞系收生是否很嚴?達到入學最低要求,就可以取申請表,重點在於,能否在面試及筆試有好表現。近年來報讀新聞系的,中英文成績均不俗,表達能力強,只是有些人對時事冷感,兩岸、國際新聞沒有印象、本地消息也沒多留意,那進來新聞系,大家都辛苦,別勉強好了。

傳媒中高層大概都明白,年年有大量新血,但不少做了三五年就會轉職,會留下來拿十年金牌的,寥寥可數。同期入職的記者,大部分轉行當公關,有的去教書,或自己搞生意。某晚,遇上了熱愛中國功夫的Garic,之後在面書閒談,才知大家都是九十年代入行的前電視台記者,現在算是同門,真巧。

與他同期出道的財經記者,有的當上外資銀行的部門主管、有的自組公關公司,留在行內,極少。「當年在外國讀完傳播系,正好有線電視剛開台,先在新聞部做導播,幹了幾年就申請去當財經記者。財經新聞當時在有線新聞台的地位不及港聞,資源分配上永遠欠缺一些,也是要人沒人、要crew沒crew的情況,當時逼自己去想,如何在最少支援下完成採訪任務。這種訓練令我日後在營運生意上很受用,因為中小企經常要面對資源不足,如何善用僅有資源,去達成目標,就是創意和本事。」

當記者的日子,友人曾形容是非人生活,轉行後仍發噩夢以為趕不到頭條,有的更直言入行是為了建立人脈,方便日後轉行當大公司公關。友儕間,也有曾當財經記者的因當年上司一句:「不適合就是不適合。」令他發奮要做出一番事業。面前的Garic,談到當年的上司,也笑了一下。「當年上司不太喜歡我,我不算被重用,但在財經枱學到的,實在很多。」

當年任教財經新聞的陳老師說:「當記者要夠專業,跑財經新聞日後發展會比港聞好一些。」離開了傳媒的Garic,在財經版偶然會見到郭勇維、他的中文名字,只是身份不一樣。曾任電視台及財經網媒的他直言,自愈來愈多國企跑到香港上市,跑財經新聞這一塊要幹出成績,更見難度。(待續)


 
相片由Garic提供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都是傷痛的回憶?

本文14/7/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身邊多失婚朋友麼?小學同學聚會, 有率直的幸福太太問各人的婚姻狀況,粗略去算,有約兩成人離婚收場,數字不算突出。其中一位再婚,另一位女同學答得從容,說正等待真命天子。至少有十秒,客廳沒人再發言,如何再打開話匣子?幸好,有第二春的女同學打破沉默:「放心,失婚都有市場的,我就是好例子。」

同意,香港社會,不少男士都很開通, 哪管新相識的她是否離過婚,只要性格合得來,相逢未為晚也。有的更愛屋及烏,視對方的小孩如親生般看待,供書教學,不問回報。你大概會失笑,別天真別太儍吧。擺在眼前的,至少有兩個實例,一位,是我小學同學的第二任丈夫;另一位,是我的繼父。小時候,在單親家庭成長,自覺沒有什麼大不了,只是大部分老師、同輩會把你視為問題兒童。生父不在身邊,沒事的,人到中年,有屋住、有工作、有下一代,日子還是過得不錯。前陣子,出席母校小學畢業典禮,才發現多年來自我安慰,原來,從來放不下,沒有他陪着成長的日子。

站在典禮台上講道理的是,我的小學五年級班主任,上回提到的教會核心人物。他用十多分鐘分享一套記憶法,內容其實很老套,但聽他說着說着,差點哭起來。曾經,有位教師,婚姻不如意,大女患血癌,幼子證實智障,如此的悲劇人物,當然覺得天意弄人。當事人形容自己是苦命媽媽,曾執教鞭的郭主教聽畢,酷得很地回應:「你才32歲,只用四個字來形容自己,那只是選擇性,把你記得的告訴我,那你成長中,記得有哪些開心事嗎?困難中有人鼓勵你麼?」失婚媽媽想了一會,立時想到至親。「爸爸叫我放心上班,他會幫我照顧小朋友,同事也願意幫我代課。」

郭Sir坦然,根本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引導對方去想一想,一直遺忘了的一些記憶。「上天曾幾何時保證,你的子女一定身體健康?上天從無答允你天色常藍,人生無痛苦、無困難,只不過你忘記了中國人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你忘記了生命本是無常,生命有驟然禍福,只是你記起一些,不記起某些。」

這幾個月,因為家事,一直希望找到生父,長途電話沒人聽,網上發博文沒反應。與同事提起父親的金句,對方問,你爸爸現在怎樣?聽到自己回應:「不會知道他在哪兒。」原來,是這樣的傷感。

感謝郭Sir提醒,為何只記得不快事?這三十年,有愛屋及烏的繼父,夫復何求?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把LinkedIn視為大發現

本文7/7/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和多少個小學同學仍有保持聯絡?不只是在社交網站互讚,要現真身碰面嘛,這次先介紹從來都是好學生的阿萍。由小六升上區內有名氣的英文中學,她行事為人繼續好得沒話說,婚後要照顧兩個寶貝,特意找份準時下班的文職工作,一切以家庭為重,該是不少男士夢想擁有的好太太。和她久不久見面,確是福氣。有些朋友,從不會開口教你如何做人,他們的言行就是身教。

自我評估,究竟為家庭付出多少時間?轉職幾年,周末和公眾假期不必再輪班工作,但平日依然忙,停下來就渾身不舒服。友儕常提醒:「想想當年為何要轉工?」「每天是否總要去三處地方?硬要把時間排得密密麻麻才行?」也許不夠安全感,擔心不再與傳媒業界密切聯繫,無法與學生分析行內最新狀況,要是再分享當年如何駐京、四處找酒店商務中心上網傳送新聞片段回港,有多大實用性?回顧過去當然可以,但不是教新聞史,想當年的篇幅不宜太多。擔心被淘汰,為了在工作上得到的滿足感,本應向阿萍學習做個好媽媽,結果,不必花篇幅詳述吧。

自認落伍,最近才在社交網站LinkedIn更新個人資料,短短幾天有幸認識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學學者與資深傳媒人,人家同樣踏入中年,依然努力上進,工作經驗不僅多,幹的都是有深度的項目。益友常說:「在大學任教,多多少少都要有研究,別忘了本業。」拍了近一年的紀錄片,自我感覺良好,確是認真探討新聞教育議題,業界精英分享的點滴不只會在紀錄片呈現,會好好整理再作學術研究。但時間緊迫,已很久沒試過連續睡八小時了,一步步來可以麼?作為良師益友,她繼續不客氣:「時間有限,就得嚴選工作,以你的年紀,家庭理應放在首位。」

要在職場上做得出色,且能照顧至親?在時尚雜誌的名人專訪,總會有此等非一般強人。現實生活中,可幸真遇上過,他是我和阿萍的小五班主任郭Sir,上回提到的教會權力核心人物。離開屋邨小學,近30年來事業上平步青雲,既在英國拿了博士學位,擁有美滿家庭,下一代也是讀書材料,真如此幸福?10年前,他太太患了癌症,聽到這消息,不敢多問,另一半患重病,能不影響工作情緒嗎?

對着學生,他從不放過機會身教。或許郭主教不知道,那天他在小學畢業典禮上重提愛妻患病,分享一套記憶法,令我的心結稍為解開……(待續)

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從WhatsApp重拾感覺

本文30/6/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凌晨時分,下載Telegram,某本地大學學者就傳來兩個拍手鼓勵的符號。真汗顏,原來大家早已轉投這通訊平台?看看聯絡名單,逾百位朋友都有用這通訊軟件,上周才加入的我,真太離地。科技發展快,跟不上的話,也許不夠說服力跟學生分析新媒體對電視、電台與報館等傳統媒體有何衝擊?當大部分資訊在網上一查就有,老師儘管博學多才,記憶力強,也未必如萬千網站的資料夠準夠多,那為人師表,還有什麼能令學生折服?

上周末,出席了小學母校的畢業典禮,負責主禮的牧者,是當年我小學五年級的班主任郭志丕老師。友儕間都有談論,教會的人事一樣複雜,郭Sir此刻在教會位高權重,不知多少人會對他存有戒心?帶着微笑,溫文有禮,是深藏不露?不懂讀心術,只知道自己容易受感動。台上的郭主教,說着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在聖公會日修小學教書,最後任教那年、 即1986年,是5A班的班主任。他接着拿起一本簿,教我看傻了眼。

那本子,他收藏了29年,頁與頁之間,好像用書籤做了記號。「這本子裏有當年5A班學生送給我的相片,我記下全班同學分別派到哪間中學。這班學生都來自基層家庭,今天,台下其中一位就是我當年的學生,她現於大學教書,我不提她的名字,以免她驕傲。」

很快對號入座,要不是基本禮貌,根本不願抬頭展露笑容。相比台上的班主任,我根本不稱職當教師,怎會驕傲?好友曾問,至今教過多少個學生,有多少人已投入新聞與公關界?想了又想,由兼教至全職,假若某個學期上過我一門科十多個星期、即十多天課的,已過千人。在校園內外,偶有年輕人和我打招呼,叫聲家文老師,已夠窩心。我呢,能夠準確喊出他們全名的,該只有三成?現今有面書等社交網站,要了解學生的背景容易得多,但作為老師兼師姐,一般只會在面書快速看看他們貼上的相片或最新狀況留言,久不久按一下Like就離線。真正把學生放在心中的老師,不該只是這樣。

某晚,郭Sir在WhatsApp傳來我與幾位同班同學當年的相片,近三十年了,他仍然清楚記起每位學生的家庭背景。他腦裏,不只有冷冰冰的學生檔案,還有更多……(待續)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沒有爸媽算什麼

本文23/6/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沒有心理準備下,突然得知女伴有喜,男士的反應會是如何?上回提到的真實個案,男方當年獲悉當爸爸,才不過14歲,為免有機會被起訴,在家人安排下立即離港。20年過去,他的女兒尚算有飯吃、身體健康,蠻不錯呀!只不過幾年前與媽媽及繼父發生了不愉快事件,自己搬了出來,投靠志願團體關愛之家。有瓦遮頭,不用睡在天橋底冒着風吹打雨,小妮子可以安心讀書,沒藉口自暴自棄,結果,成功考進大學。不知爸爸是否有興趣知道小女兒生性懂事,起碼,對自己有交代就行。

沒有爸爸不算什麼,問問身邊人,多少父母幾十年都恩愛?同一屋簷下,不等於有爸有媽就幸福。反正從小開始就與媽媽相依為命,在小妮子心目中,最親的,該只有媽媽。幾個月前,她在面書找到同母異父的弟弟,知道他們一家的近況。再透過中學同學找媽媽,怎知上到親母與繼父的家,唯一的至親怎也不肯開門。「可能媽媽不知如何面對我,後來同學將她的訊息轉達給我,說:『如果想我好,就不要再找我。』」

為媽媽好,她很乖,沒有在至親家門大吵大罵,安靜離去。既然父母不夠成熟,未醒覺親情有多重要,做女兒的,當他們是負面教材好了。不要再當悲劇人物,就得自己爭氣。不只是電影才有勵志情節,現實生活中,身邊就有幾位好友有本事靠意志帶自己走出困境。

身邊的好友,有父親爛賭成性,媽媽帶着大兒子一走了之,小兒靠自己毅力,用血汗捱起成績來。有了事業,不忘照顧親父,把他接回家一起生活,怎料父親不問一聲就將家中名錶拿去押。如果是你,會如何理性處理?好友對父親的愛,多得難以形容。生氣過後,不碰面一段日子,還是想念。近月,好友說:「看到爸爸真的老了,他最近說希望多點時間和我一家相聚,就在家中一起吃個飯就是,沒有別的要求。」前事不計,不擔心至親會否再傷他的心,口裏不會說有多愛爸爸,行動已證明一切,不是更難得麼?

友儕與學生群當中,像這些在破碎家庭長大的,數之不盡。沒有適切的呵護,生活大小事都自己應付,有的成熟世故,有的自我孤僻。別介意,我們都盡力改善。人生歷練愈多,會自學得更多,是嗎?

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

找到對象過父親節麼?

本文16/6/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父親節對某些人來說,很諷刺。什麼是父愛, 不是人人有幸感受過。廿歲出頭的她,談起她的父親,沒有太多批評。只是9歲那年,媽媽突然說:「帶你和爸爸見面。」會是很興奮的嗎?年輕女孩只是說:「原來一直在家中的,不是我爸爸,只是我妹妹的父親。媽媽告訴我,因為她當年懷孕,爸爸和她分別只有14及13歲,為免有官非,爸爸要立即離開香港。」

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沒有爸爸又如何?日子還是要好好過,不用與同樣處境的朋友鬥慘。小妮子說,自小學一年級已自己坐巴士上學,不料升上小二遇上交通意外,成為突發新聞主角。媽媽賺錢不多,也決定安排女兒坐校巴上學。到小學三年級下學期,生父突然在她生命中再出現。「他經濟條件不錯,讀完大學回港,是個機電工程師。媽媽和他重逢,我們三人一起生活,我終於有家的感覺。那段日子,是我過得最快樂的時光。但一年多後,媽媽就發覺和他合不來,決定走,但就說已經養育了我多年,希望我爸爸這次承擔責任照顧我。」

由九龍灣板間房搬至新界大屋,家中又有女傭,就有好日子過?「自媽媽分手後,爸爸就酗酒,不再喜歡和我一起,常常不在家,祖母就重男輕女,只喜歡我姑媽的兒子,當時感覺我只是租房間住,與爸爸關係很疏離。」捱到小學五年級,她鼓起勇氣向爸爸提出要回到媽媽家裏住,當然,「如願以償」。「再和媽媽生活,我已不再叫妹妹的父親做爸爸,平日又好賭,他根本不是我生父,不和他打招呼又說我沒有禮貌,就惟有叫他『爸爸』。不過幾個月後,我媽媽又認識了另一男士,即是我弟弟的父親。」

升上中學,像她一樣家庭背景的同學不計其數,打架吸毒的大有人在。「和我同班的同學相對較乖,我就成了班中不正常,有一兩次晚上十時才回家,媽媽就不快,認為我應早點回家弄飯、照顧弟弟。之後發生了些事,輾轉搬到志願組織安排的地方棲身。」

生命中出現過三位「爸爸」,不等於獲得更多父愛。接受過心理輔導,她明白不能怪媽媽太多。「恨媽媽亦解決不到,她可能只想過穩定的生活,如果我的介入會令她不開心,我就一個人搬出來住也行。」

(待續)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讀書不成有什麼用?

本文9/6/2015刊於《信報》C7 女播天下

「明知不是讀書材料,就早點出來工作,邊學邊做,讀甚麼展翅毅進只是浪費時間。」與友人觀點與角度不同,沒有爭拗的必要,又不是辯論比賽。四十歲的他,多年來靠自己一雙手打拚天下,弄到滿身傷患,今天做出一點成績,當然是勵志故事,值得尊重,但不代表一眾年青人再按照他的路走,就能成功。不是人人要讀大學,但找個職業導向課程進修下,真會沒意思嗎?

某天,在髮型屋與Tango閒談,才知道在中環工作了十三個年頭的他,原來就是展翅畢業生。「課程有沒有用?老實說,真的一般,但就因為展翅課堂認識了我的老師,她是一家髮型屋老闆的好友,最後都由她介紹我到中環做學徒,就這樣入了行。」

在最低工資下,任髮型師學徒,有的每天工作十小時,月入九千元。那晉升到師傅呢?上勞工處的網頁搜一搜,有土瓜灣髮型屋招聘髮型師,月入一萬三千元。要是到中環,收入更理想?香港為數不少的髮型屋,和髮型師根本沒有僱傭關係。部分人由助理起步,平均捱三、四年升到髮型師崗位,就要被動轉為自僱人士。「有的髮型師初時沒有自己客人,開首幾個月,每月只有三、四千元收入。當然,好好經營下去,也可以慢慢留到一些客人。在中環做髮型師,稍為勤力些,要月入二萬元不會太難。」

Tango完成展翅課程,第一份髮型屋的工作,一做十二年,非常長情,不久前,為了試找突破,終於轉了別家。閒時呢,愛打球、跑步、拍照,還要跑去幫長者義務剪髮。但在社交網站,一張幫長者義剪的相片也找不到,只見到他同行朋友的足跡。「已義剪了十年,由學徒開始,有幾位行家朋友一直有幫忙,平均一個月去一趟,放假的一個早上,每次我大約為二十多個長者剪髮。有些長者已認識的很久,他們看到我長大,我也看著他們真的老了。」

甚麼「洗頭仔」、拿交剪幫人剪髮的,在部分人眼中,未必是高尚職業。洗頭、染髮、電髮、剪髮,弄到一雙手變成怎樣,不難想像。Tango明言,過往也有人誤以為這行的人很壞。實情?行內有心人多得很,每周都有不同髮型屋的行家,在志願團體集合下為長者義剪,幫人義剪也得耐心等安排。

看一個人,不在他的一雙手,講完。



* 相片由Tango拍攝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賺得少還要去旅行!

(本文 2/6/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有傳媒行家在社交網站上載一張招募廣告,是連鎖食品店聘請理貨員,經驗不拘,指明歡迎中年人士與新來港人士應徵,月薪1.3萬元起,大嘆大學畢業想找份文職怎會沒有壓力。誠然,只要在街上轉幾個圈,不難發覺,酒樓侍應、茶餐廳洗碗工與保安員等職位,大都較初出道的記者人工要高。幾年前,遇上新認識的朋友,不少會好奇電視台記者與主播收入是否很可觀,近年香港記者協會都有系統梳理行內記者的薪酬資料,外界大概知道新聞工作者的待遇有多微薄,基本上,已不再追問什麼薪酬福利,近年反而多有興趣問:真的有那麼多人有興趣報讀新聞系嗎?

舊公司一位前輩很細心,在面書上開了個「歡送」相冊,不時將離職同事的合照上載。近年察覺,離開新聞部的記者與編輯,愈有年輕化趨勢。有的在新聞前線跑了十年以上,也有當了三兩年編輯或新聞主播, 均紛紛轉投公關行列。公關與新聞行業,壓力之大毋庸置疑,只是,新聞工作從哪時開始,已注定要鐵腳、馬眼、神仙肚再加長期低薪?

人生要自己規劃,總不能一句使命感,能撐高物價加貴租。還要,別忘了要留點錢去進修及出外旅遊。剛出道的熱血一群,除了看韓劇與欣賞電影,還有為數不少會跑去研究院鑽研學問。有的,當然為拿張碩士畢業證書,方便日後再發展。身邊就有編輯還跑去學俄文,為了升職?對不起,拿張什麼外語證書、碩士學歷不會加薪升職,那起碼代表好學兼上進?那得看看上司是否有欣賞別人的心胸。

長輩一般有穩健經濟才會周遊列國,難明二十來歲人何解年年總要去遠遊。認識一對男女新聞編輯,平時甚節儉,身上甚少名牌,花費得最多,應是冷門國度旅遊。這兩位年輕人,帶着背包、手執本Lonely Planet、住在青年旅館、坐長途巴士去遊歷,途中甚少買大包小包紀念品,除了拍一大堆照片,有什麼得着?

小編有次心情大好,說極高興可以寫一則有關亞美尼亞人的新聞。喜愛國際新聞,連去旅遊也會特意跑去新聞熱點地方去感受,且會把握機會將自己所見所聞融入工作,何其難得。年輕人去旅行,不一定只愛買名牌包包或掃限量產品。

是時候放下成見,重拾欣賞別人的心。

 
相片:由某年輕新聞編輯拍攝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為了生活,還是生存?

(本文 26/5/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訪問一個人、出席吹風飯局,以至拜師學藝,想了解對方多點底蘊,先在網上搜一搜,是基本動作、也是禮貌。不久前去了教育界朋友的晚宴,席間資深傳媒人以至中小學校長、校董等賓客,都在談論網上討論區、面書、網媒之懾人威力。有前輩明言,透過網上平台傳遞即時訊息、打造個人形象之餘,是否能保障個人私隱值得關注。

身處哪個場合、與什麼背景人士交流又想保持低調,要求在場人士別把合照放上網?人家答應了也難安心,在場捕捉珍貴一刻有多少人?不想網上露面,學經典港產片的角色《賭神》般,從不拍照,網上起底也只能找到張背面相片?別看輕年輕一輩的尋人能力!

22歲的阿霖視一代武打巨星為偶像,中三那年在網上找到偶像的授業師兄資料,從虛擬世界走進現實社會,輾轉一年過後,終於找上現在的師父。「第一次見他,心想,為何會那麼年輕?那時未開始上堂,他就叫我和他對一下,還說我不倒在地上已很了不起。」自中三起,阿霖已兼任快餐店服務員,應付日常開支,減輕媽媽的擔子。那晚起,決定將每月賺取的3000多元,留幾百元跟師父學拳。「學到第二堂,師父知道我背景,就不再收我學費。學了三年,現時在拳館做助教,有時大家知道我的環境,想私底下給錢我,我都不收。要將自己興趣變成賺錢,太辛苦。見過有些人來學習,根本不懂何謂尊師重道。」

醉心鑽研武術,沒空去沾染不良嗜好,作為家長,理應拍掌叫好,但阿霖卻一直避免在家中談武術。「媽媽總反問我,學武術能糊口?報讀學校又沒有用,又難以維生,更不想我打打殺殺。至今我晚上教拳,也沒有告訴她。因為她會不明白,為何沒有收入也要去做。」

將修畢毅進文憑課程,原本想投考紀律部隊,因一場雨傘運動,他改變了看法。前路未知怎麼走,但阿霖說學拳的路不會停下來。「在外面,你不可以隨意表露你的情緒,你不可以忠誠去表達自己,以免說話得罪人,在網上也不可隨心轉載任何東西。功夫世界反而真實得多,我覺得沒有掩飾,不用虛偽,否則就會被人打倒。在香港,壓力之大,只為生存;有了武術,我才有生活。」

此刻,身處紛亂的時局,我們在生活,還是只忙着生存?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職業無分貴賤?

(本文 19/5/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學期快完結,暑假去哪兒?路經土瓜灣、將軍澳,多間小學都有跳出香港的學生遊學團體相片,瑞士、德國,太厲害!不管來自屋學校或是名校尖子,暑假報讀遊學團,像普通不過的指定動作。我嘛,當年三十歲才去遊學。

那年去英國伯明翰大學讀暑期班,美其名進修英文,實質要逃離香港透透氣。短短一個月遊學旅程,印象最深的,包括班上來自意大利南部的美女。她是個博士生,臨走前寫了封英文信,遞給我時兩眼通紅。「我們不像米蘭那邊的人,外國人都以為意大利人就愛穿得高貴、態度傲慢,來南部看看,你會發現意大利人很可愛的。」另一位法國帥哥,更酷,問他做哪一行,他回個梁朝偉的眼神,補上一句:「我正失業。」在老家,未遇上有人失業也那麼從容兼自信。

在香港,掌握到對方做什麼職業,在哪區上班,住在什麼屋苑,開部什麼車,就可界定新認識的朋友是否混得不錯?我城的人都那麼表面嗎?來到佐敦那商業大廈,一出電梯,走入十樓某單位,彷彿離開了香港。那裏的人,沒有人會主動問對方從事什麼行業。兩年前左右,經新聞系師妹介紹,首次踏入這拳館。小時候看港產片,打拳的都該有社團背景、不會是正派人物。那晚,上了第一課,腦裏泛起了新聞學前沿學科、經常和學生提到的「刻板印象」。當了十多年記者,原來自己心眼仍是那麼狹窄,太不濟!

別人在練拳,我總愛細聽師兄師姐練習之餘會有什麼話題。這班人,只愛鑽研動作、談如何出拳,沒人會問你:你的手錶多少錢?只會提示:別戴上手錶,戒指也除掉吧,要不對拳時會容易弄傷。除了師父,我更愛留意那位助教,他教學極之認真,今年才二十二歲。

某天晚上,約阿霖詳談,方知他白天在連鎖店當兼職售貨員,同時修讀毅進文憑課程,晚上就來義務教拳。這位九十後,對一般香港人如何評價別人,不無失望。「職業無分貴賤?騙人的!一般人只會留意你戴什麼錶,做什麼工作,有沒有行頭,笑貧不笑娼,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就靠賺到多少錢,價值觀完全扭曲。我來這裏,才覺得最開心。」
(待續)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令人討厭的林先生


(本文 12/5/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我是你的師姐,有學生介紹來我公關公司做暑期工?以(大學)三年級為主,二年級也考慮。」三年級學生要實習,未必有空做暑期工,二年級學生嘛,修讀過公關相關學科,但畢竟未有太多實戰機會,建議師姐別期望過高。年輕人除了賺錢,也得考慮工作是否有趣,上司是否有遠見、有才華,若然合作班子不吸引,請了他們也不能保證留多久。

在電話另一端的師姐見多識廣,立即補充。「我請年輕人有豐富經驗,知道他們對工作有高要求,放心,我們這公關公司多元化,不單接商業活動,也會搞社區關懷項目,很有社會責任心,學生來有很多學習機會。」師姐坦言,新一代打工心態不如當年初出茅廬的大專生。想當年?甭說了,向前望,試理解九十後的做人哲理,是管理層不能逃避的課題。

默默苦幹就有出頭天?年輕人聽了這金科玉律或許不回敬什麼話,弄個難以理解的表情,回句「成功需父幹」,足以令中層人士非常沒趣。好友提醒:「你的文章傾向站在年輕人那邊,要留意下,我真的受不到這班人,最討厭林日曦,出言刻薄別人為樂,為何不願聽長輩的意見?永遠想得那麼負面,有何意義?」搞運動品牌推廣的友人亦投訴我甚少提及年輕人如何不濟。

年輕人有多難搞、如何匪夷所思,部分報刊常常寫,跟風再續就沒新意。還得感激上天送我回大學校園,零距離接觸九十後,多機會聽聽他們心底話。謝師宴上,有四年級學生表演棟篤笑,將在大學必修科及選修科註冊安排比喻為政改「袋住先」,暗諷疑幻似真「有得揀」狀況。即使大家政治立場不盡相同,但不能否認年輕人思路清晰、表達力強。新一代只愛把玩手機,面對公眾演說能力就一定弱?都是那句,有認真留意他們坐行上網在瀏覽什麼嗎?

最近幾位投身傳媒的校友來電,都說公司要大力發展網上平台,急聘擅長在社交網站推文、強化網上內容的編輯與記者。世界變了?!未來傳媒發展、市場策略,或許需要更多令人討厭的林先生?

上次出書,以作者身份去訪問林生談傳媒管理,忘了什麼因由過了原定時間才到他公司。訪問時,一向守時的他說年輕同事就最喜歡遲到,當時的我,汗顏!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法庭謄寫與節目助理

(本文 5/5/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不急,但要快!你是否知道快與急是不同的?」深宵在他家,很努力地想,其實明白,只是一直做不到。打鼓老師續說:「處理快歌,節奏快,但不是急。你就是急性子,想也未想好,就馬上要做,根本沒有好好理解。」面前二十三歲的老師,點評非常精準。

當然,人到中年,想急也急不來,開始放慢一點腳步。要找寫稿靈感,習慣靜靜地留意身邊人在忙什麼。最近在食店見到年輕男女唱歌表演前,做好準備在社交網站現場直播,不管食客在談笑,還是眼睛只看手機,兩人在整場演出依然投入。那份專業精神,跟六七十後沒多大分別。社會部分尊貴人士常常對時下年輕人看不順眼,認為他們只愛玩樂。要了解香港九十後想法,積極點,在小休走上前邀約詳談。

某晚,趁他們表演前半小時淺談。女主音Sasa說,十七八歲參加歌唱比賽時,認識了表演嘉賓組合,開始走上夾band之路。「因為那組合的主音正職太忙,我就補上位置,一年後就開始在商場當駐場演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九十分鐘,初時可以唱我們自己作的歌。」 如是者一唱三四年,期間組合來來回回已換了不少隊員。「玩音樂很難賺錢,但生活就要錢,要向現實低頭,有些組員走的就走,個別留下來也經常沒有時間練習。而我由拍拖至結了婚,另一半也不太喜歡我夾band,我要花很多力氣讓他認識我的band友,希望令他放心。回家後不管多累,都會做好家務,讓他明白,我愛音樂也盡力兼顧太太的本分。」

在商場與小店獻唱多年,某天,終有唱片公司對她有興趣,但對方要求走主流音樂路線,為了堅持自己的音樂方向,Sasa寧願放棄大好機會,繼續日間任法庭謄寫,晚上才沉醉音樂世界。

 
她現時組合ShufflePlay的其中一位伯樂,即在大學讀電影寫作時的同班同學阿德,正職原來在DBC電台任節目助理。這位傳媒新丁像是看透音樂,剖析找樂隊成員較找另一半還要高難度。「以前人家說friend過打band,其實真的能夾band要很好朋友,甚至和找男女朋友差不多,還要同時和幾個人拍拖。大家都想出外表演,但目的不是每個人都一樣。」

 看似緊密的關係,究竟明白對方多少?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還有更多這樣的校長教師?

(本文 28/4/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想讀大學,可以問政府借錢,沒有家人支援,去便利店找份兼職,再幫小學生補習,租一個房不就行了嗎?現在的中年人,多多少少有個波折,貧困家庭出身,或許更難明現今年輕人幹嗎天天埋怨。某天,遇上了新聞與傳播學系二年級女生,聽她過去幾年無家可歸的情景,了解多一點當下十八廿二的難處。比較起來,我的童年、青少年日子也不算太苦,得把握機會感謝在逆境中把我養大、周日就六十歲的好媽媽。

上回談到這女生,即關愛之家的前舍員,與後父相處不來,離開同母異父的弟妹與生母。知識改變命運,小妮子不單遇上傳授知識的好老師,更靠學校上下幫她度過困境。「當時住在西灣河協青社青少年危機介入中心,距離位於新界的學校很遠,教旅遊科的中學老師每逢上學日子就在坑口跟我會合,然後開車送我回校,如是者持續一個學年。接在關愛之家住了一年多,宿期屆滿又要搬走,去了中途宿舍,居住環境欠佳,那時最辛苦。」

考完中學文憑試,同齡學生最關注入到大學哪個系,她更想可以入住學生宿舍,過幾年安穩日子。「當時忙考大學入學試,又筆試、面試,沒有太多時間做兼職,還要交留位費,幸得當時的中學班主任借錢給我。最後交樹仁學費,都是先問中學校長借。」

年長一輩會反覆說,上世紀六十、七十甚至八十年代,香港夠多人擠在狹小單位,捱過較富裕人家更堅強。這話沒錯,只是十多歲的女生,明明尚有至親在香港,她沒說過身心疲累,然而,有類似經歷的,不難想像那煎熬是什麼味兒。

樹仁師兄看了上一篇文章,問何時有詳盡專訪,難得平時冷冷的他也有興趣。這女生的故事,我知道的不多,作為老師,不便問得太深入,她想說多少,就記錄下來。「發生這些事,應該不會太多人願意分享,畢竟是成長的傷痛經歷,但我真的想告訴外界,尤其是政府,社會有很多虐待兒童個案,但資源太少。有些女孩子沒有我那麼幸運有學校幫忙,又沒有關愛之家協助,其他宿位又少,那怎算?為何香港有那麼多青少年問題,就是現行制度太僵化。」

她說的話是否太主觀?問問身邊的社工朋友,他們會告訴你更多、更多。


               相片來源: 關愛之家網頁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看不順眼勵志上樓故事

(本文 21/4/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辦公室正對面就是新聞與傳播學系系房,只要打開門,總會見到學生身影。那天,她面帶笑容走到我門前,本要找另一位老師,告訴她目標人物不在,一般學生大概轉身就走。她,有點不一樣。「家文老師,我將會再為關愛之家籌款,周日就參加步行,不知你會否有興趣支持?我也是關愛之家出來的。」她一臉自信,像個陽光女孩,外人不易發覺她經歷過那麼多。以往遇上過家庭有問題的少女,雖掛上笑容,言談間總感到無奈,眼神會帶點委屈,她嘛,不像故事的角色。

身上現金不多,捐出來的根本不夠太太們去酒店吃個下午茶,她已高興極了。「嘩,太好了,很感動呀!」未教過這位爽朗的短髮女孩,但相處幾分鐘,已被她吸引,直覺上,她的故事,應該會有感染力。想把她的所思所感寫出來,她挺認真。「我不介意,但可以將你的文章放在關愛之家的刊物嗎?我想更多人知道,讓外界可以幫助有需要的女孩子。」那天,聽她娓娓道來家庭背景、為何成為關愛之家的舊舍員,更覺自己兒時所謂的艱難是那麼微不足道。

來自單親家庭的小妮子,媽媽生她時才十四歲,生父早已到外國生活,本來生命中只有媽媽。「她後來結婚,生下妹妹,離婚後,再跟另一位男朋友有了我弟弟,因我和這後父相處不愉快,就自己搬了出來。」透過學校及社署社工安排,小女孩先到協青社青少年危機介入中心棲身,過了兩個月,就安排入住關愛之家。要把遭遇公開,我較她還緊張,二十一歲的她說:「最近看不順眼傳媒報道香港青年勵志上樓故事,更令我勇於分享。現在香港面對家庭問題的年輕人,很難入住到宿舍,而香港很多家庭問題個案根本未揭發,因為宿位不足,有些女孩子與家人問題未解決又要回家,問題只會一直循環。」

在不愉快的環境下成長,靠自己努力考上大學,類似個案不會少,但能夠站出來分享,非人人能及。「我感激關愛之家為我們這班女孩不只有容身之所,更了解我們行為問題,提供心理輔導,讓我更清晰知道自己。」也許,有了比較,才特別珍惜,回想起入住關愛之家之前的生活,她說中途過渡期真的很難撐。(待續)


                                         相片來源: 關愛之家網頁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訪問時怎可能睡了

(本文 14/4/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坐凌晨航班往台北,在機上小睡片刻。一到就直接去拍攝,行程緊湊得有如當年到外地採訪,不會浪費一分一秒。清晨五時許,到了新聞部,幾位外電編輯埋首寫稿,鄰桌另有主編等人也在忙。二十四小時新聞頻道,壓力有多大不用多說,趕新聞還要應付不速之客,點點頭已是很客氣。可是,台灣新聞人的表現卻是那麼意想不到。

台灣女孩子吧,印象中該是任何時間都悉心打扮,完美妝容少不了。那編採部門的女生,與香港的女行家一樣,基本上都是素顏,穿得很樸素,早得知清晨有不知名的閒人來拍紀錄片,原本已夠煩,還會送上親切笑容,怎不感動。打擾新聞部上下不特止,緊接還要到警察局與地方法院檢察署。身處類似吹風會,社會組的文字記者與攝影記者不停提問。有當地的攝影記者問我:「你是來實習的嗎?別害羞,試試提問呀。」噢,他人品真好,只能回他:「我是跟來學習的,好好觀察就很滿足。」

要了解台灣媒體現狀,匆匆幾天當然不夠,難得找到資深傳媒人做專訪,高興極了。他的開場白直截了當:「其實真不知有什麼可以跟你分享,也不一定能答到你的問題,不過我們做這一行,明白約訪問很有難度,就很樂意接受你採訪。」明明忙主理節目,他還是安排好多個點讓我試了解,早早預留了會議室用作拍攝專訪。自以為體力還不錯,三日兩夜拍攝行程排得滿滿,怎知就出事。訪問中途,攝影師已經閉上眼睛,正想辦法弄醒他,幸好他幾經掙扎,終於撐清醒過來。才不過幾分鐘,噢,到我支持不了,印象中,該合上眼有幾秒。原來,一天不睡,凌晨上機,一下機就不停拍攝是如此的累,怎麼年輕時的我可以捱得住,年過四十就如此不濟!訪問結束,資深前輩沒板臉,還親切地說:「下次來別只忙工作,輕鬆來旅遊,好好感受一下台灣。」這次感受真夠深了,無法想像,要是我是被訪者,面前記者睡,該停下來叫醒他?還能保持良好態度?

台灣主流電視媒體競爭遠較香港激烈,試觀察商營電視台的編採運作,光是開會已經大開眼界。下午的編採會議開兩小時,天天如此,當中精采情況,會試在紀錄片呈現。


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走進新聞界的那些男女

(本文 31/3/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在公眾場合,最怕熱心長輩把我這樣介紹給朋友:「你認得她嗎?」人家一般會禮貌笑一笑,然後由我接上:「你好,我是教書的。」這時長輩會繼續補上:「她是前新聞主播,你認不出她?」若對方至少三十來歲,有的會說:「你的聲線很熟悉。」「你曾駐北京!」年紀輕輕的,十居八九都不知面前阿姨是誰。最近應友人方先生邀請出席互動市務商會頒獎禮,要和被喻為全港最美的主播曾美華就「主播的下半場」講題分享。腦裏第一反應是,座上客都是傳媒精英,有多少人會對這講題有興趣?

主播這崗位,或許是不少年輕男女的理想工作,但為數不少的資深新聞工作者及新聞系學者,卻最怕甚至討厭一眾俊男美女入新聞系就是發明星夢。根本想也沒想要外勤採訪,讀了四年大學,最終未能晉身主播行業,堅持不會加入傳媒跑新聞或當外電編輯,沒想過要到公關公司由低做起的也大有人在。傳媒管理層近年常埋怨,新聞系畢業生不願花時間留在業界好好幹實事,拿了點名氣就逃跑。

這年頭要員工長年效忠確是難事,最近離開主播的美人兒,好幾位都在業界有十年經驗,算是很長情了。一般大學畢業生,要是在其他行業表現出色又十年不轉工,老闆該會超感動。那晚,司儀柳俊江、退下來相夫教子的曾美華與我在台上透露入行時的起薪點,台下嘉賓都無言。投身傳媒行業有多吸引,不用多談,近年記者協會也公布初入職的記者薪酬,天天在電視機前見到的年輕主播與記者,月薪由1萬多元起,與不少基層工種看齊。

行內新聞人大都有上進心,問問電視台新聞部正在或計劃修讀碩士課程的有多少人,起碼過半人會舉手。微薄人工要吃要穿要進修,新一輩要儲錢上樓,大都選擇中途離開新聞界,轉當公關是熱門之選。有中英文皆出色的前同事就訴說,多麼想重投新聞界,只是工資實在與現時的公關差一大截,要趕上車,不得不面對現實。

最喜歡看電視台播的新聞檔案,欣賞到七八十年代主播風采之餘,更愛緬懷一代又一代走在前線的記者。他們去過政局動盪甚至烽火漫天的國度發掘新聞。今天,多少年輕人仍想走前人的傳媒路?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2 5 歲前浪漫得起

(本文 24/3/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不用受上司氣、沒有煩透的甲乙丙同事、討厭的工作不必接,做自由工作者嘛,該是這麼逍遙。眼前的他,放棄琴行全職工作近九個月,走上不少人羨慕的自由工作者之路,家人是否支持?二十多歲的他,說得坦白:「爸爸第一句就說:怎能糊口?該現實些,找些能謀生才有用。」家長的對白,意料之內,但Andy 的爸爸願意再補上一句:「雖然難以為生,但也試試吧。」

打從中四起,Andy 愛打鼓夾Band 兼下廚,自覺讀書成績麻麻,玩音樂難有穩定收入,中五後,他決定先跑去讀毅進西廚課程。「完成課程後,在尖沙咀一間高級餐廳做下欄工作,例如把食材切得很細件、收貨接貨,西廚師傅也對我不錯,只是流水作業幾個月,每天九小時工作,一周六天,不停切不停切,真的很悶,知道不適合自己。」廚藝暫未能當飯吃,寧願減薪,由1萬降至8000 多元底薪加包佣,到琴行做銷售。幾年間,由店員到小組領導,月薪增至1萬多元。跟家人住,平日吃的穿的花費不多,反覆思量,決定趁年輕去尋夢。

去了一趟旅行,返港後即投入自由工作者身份,與琴行合作,人家招生,他就負責私人教打鼓再分賬。二十三歲小子,手上有二十多個學生,看來很不錯呀!面前的鼓手,沒裝好景。「光靠教打鼓,只有幾千元收入,要做兼職幫補一下。」他指指家中掛的連鎖便利店制服,明白。要做浪漫音樂人,每月還要與朋友夾錢在工廈租小單位夾營運Band房,總得有基本穩定收入才行。

醉心打鼓,準備好所有證書,就決定一試。他表明教打鼓也是一門生意,有些小朋友不會主動說喜歡學,要懂得和家長溝通。「我會給自己一個限期,到二十五歲,若教打鼓平均每月連1.2萬元收入也賺不到,該是自己教學上出問題,就會找份全職工作。」

要留住學生,這位年輕鼓手,卻不會花言巧語。
明知學生不喜歡日本文化,他亦要說:「不能完全不接觸日本歌,怎也要了解一下。」
中年學生問:「是否教得要吐血?」
他老實說:「你不是最差一個,有人更差。」
年輕人就是這麼坦白,受得住,沒問題。
我不會令你吐血的!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為何把台北的好事都放大?

(本文 17/3/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在台北的捷運站,月台當眼位置依然有「手機通話禮儀」告示,列出要輕聲細語、長話短說、簡訊傳送。是衝最近陸客的舉止?不必太敏感,告示已貼了好幾年,大概現在用智能手機的也鮮有真正通話,最常用該是看片、上社交網站或處理個人事務吧。這趟在捷運車廂,遇上低頭族的只佔少數。當然,兩天一夜的觀察非常不科學,只能說是一個印象。

來往國父紀念館到松江南京站,連中途轉線的過程,分別在晚上六時多及十時多上下車,短短幾個站,沒見到車廂中有人高聲談笑,車門打開,看到先讓乘客下車!拿地圖,在松山文化創意園區請教途人,年輕男生笑說:「反正我也是走這個方向,跟我來吧。」短短一分鐘路程,他不忘建議我該白天再來園區,會欣賞到更多特色展覽。是導賞員?才不,他把我帶到目的地,笑一笑就匆匆往另一方向走,原來,人家根本不是順路的!

從前的香港,要碰上好客的途人也非難事。花一兩分鐘解答旅客疑問,本是小事一樁,何須放大。路過尖沙咀重慶大廈旁邊某個報攤,與廣東道某些店舖,有否留意到「請勿問路」的告示?人在香港,明白人家做生意,天天遇上幾十甚至上百人問路,有的旅客提高聲線地查詢有多惱人。受西方教育的香港人,都理解什麼是禮儀,從何時開始再受不了太多的旅客,無法再笑面迎人?有特區政府官員私下說,早早知道旅客之多,已過了香港承受能力,問題是?? 唉,不必多說!

香港人未富先驕?真的接受不了內地同胞生活得愈來愈好?身邊的朋友縱然對大陸有各種批評,但一般都希望中國人民有民主自由,溫飽之餘且心中富有。香港小市民的心聲與社會現狀,傳媒天天都有報道,為何部分位高權重者,依然錯誤解讀香港民意?

上回提到從美國休學回港的Arthur,直言香港傳媒有不同程度的自我審查,將與以香港為家的外國朋友搞英文新聞網上平台,今夏就會運作。也許,又會有人直指這些年輕人沒接受過國民教育,才會終日愛批評搞小動作。但願,特區政府中仍有智者,放開心懷了解新一代的想法,別再錯判形勢。

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介紹番留學生大計

(本文 10/3/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一場雨傘運動,香港社會為數不少中年人、公司管理層甚至老闆,對年輕一輩有了戒心。據了解,有部分公司已初步評估,盡量少聘用今年畢業的大學生,認為這班熱血青年太激進,難以控制。當高中生加上部分初中生要上通識課,遇上香港罕有的大型群眾活動,親身到現場了解、拍照、採訪,人之常情,不宜與參與者畫上等號。有機會跟他們談談,會驚覺部分人滿肚大計,沉澱過後,不只空談理想。

某天,在晚宴上,坐我身邊的年輕朋友,外表有幾分像南韓新晉歌手。同一席嘛,反正都要等上小時才開飯,就來個自我介紹,嘗試多了解年輕人的想法。小夥子約二十歲,原本在美國某大學讀腦神經科,趁休學一年,去年7月回港,到中文大學實習。他說身邊的留學生朋友對香港政改問題沒多大興趣,自己亦一向政治冷感,只是,兩個月實習期快結束,卻遇上了剛開始的雨傘運動,令他意外成為個別外國傳媒的好幫手。

「『九二八』當日,沒太急一定要到現場,覺得在外國遇上這麼多人的情況,執法人員發放催淚彈也是正常,只覺得始終要親身到場看一看。之後一天到金鐘,大家那種互助真的感染了我,剛好又遇上一些舊同學,我們商談時都建議應主動幫忙在場的外國傳媒。因為運動剛開始,部分外國記者不完全了解發生什麼事。既然有些人在金鐘義務派物資、執垃圾,我們就決定負責翻譯及聯繫被訪者。」去年「十一」國慶,他在面書開了個群組,開始網上召集在香港的朋友及舊同學加入協助外媒。

小夥子形容自己不算積極參與雨傘運動,只是一開始,先在金鐘主動走近外媒採訪隊,留下聯絡電話,表明可以幫他們安排邀約被訪者。十幾人的翻譯義工隊,最先幫助是一家法國電視台,及後的還有英國廣播公司、半島電視台、法新社及加拿大電視台採訪隊。「到10月上旬,與來港採訪的半島電視台主播熟絡後,他們開始找我以自由工作者身份不定期做FIXER,我又同時將一些與運動有關的資訊翻譯成英文放上Twitter。」

要讓外國真正了解香港的實況,Arthur 決定與幾個在港的外國朋友搞個英文新聞網上平台。6月投入運作,會是怎樣一回事? (待續)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新聞編輯與主播

(本文 3/3/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在電視台新聞部的日子,遇上過情緒智商極高的編輯,上回提到的劉慧妍,是其中佼佼者。在舊相簿見到廿多年前拍下的相片,發現一直尊敬的中大姐姐,竟然是她,世界真細小。深宵她回覆我說:「我的確曾上教會做導師,帶過培道的學生,不過只記得一個叫Fion的女孩,其他人已經記不起名字。想不到我竟然曾經鼓勵過你。為何這麼多年前的事,你還記得?」

 
對的,成長路上,從來不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遇上有心人幾句鼓勵說話,已銘記於心。她口中的Fion,記憶中是我班的班長,大學畢業去了當中學教師,是典型乖乖女,從來都輕聲說話,舉止斯文,是為人師表的模範。在同年齡層,我從不標青,劉慧妍記不起我,自然不過。只是,她不察覺,當年帶著我和其他年輕人走進中大校園,已散下多顆奇妙種子。嘩,在山頭的逸夫書院,很美呀。那年的中大姐姐流露親切的笑容,說話不多,印象中,她很美很美。要是亦舒迷,會很易理解,她,就像在朝花夕拾中,陸宜媽媽眼中最美的阿姨。

 
忘了當年美麗的中大姐姐,是否早已立志投身傳媒。恰似小說情節,多年後在電視台新聞部,卻重遇她。電視台編輯工作超繁忙,要翻譯外國通訊社的稿件,批改港聞稿,亦要編排新聞出街,對香港、兩岸以至國際形勢都要有深入認識。知識面廣的人,同時又謙虛平和不易發怒,是稀有品種。性格爽直、無機心、熱愛工作的年輕有為編輯曾說,沒有多少個編輯會喜歡主播,尤其是對工作不上心,沒做好準備就入廠的美女主播。她的評語是中肯,沒有針對誰,曾在採訪枱擔任基層工作的我,亦曾對全職主播抱點懷疑心態。那些沒有採訪經驗的帥哥美女,坐在主播枱,真知道自己在報道什麼?

 
那年某天,遇上立法會選舉,直播新聞台起用新晉男主播在日間報道最新情況,只讀稿基本上沒問題,要分析數據,他行嗎?只記得劉慧妍姐姐肯定地說:「他入廠從來都準備十足,手上有過往幾屆選舉資料,你放心。」真正有才幹的人,不只看到自己的長處,還懂得欣賞後輩。但願,你身邊都有這樣的智者。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來自新聞系的美麗天使


(本文 24/2/2015刊於《信報》 C7 女播天下 )

她曾經寫過: "喜歡搜集東西,是因為沒有安全感。"自初中開始,努力省著吃,希望每兩三個月能買本她的作品,後來,在舊書攤尋寶,不時發現彩色封面的小說、散文,有時候,在書某一頁,會看到有人簽了名,該想證明這書是屬於自己的。原本人家很珍惜的東西,幹麼後來會落到我手裡?是家裡沒位置了?一直希望,有天會擁有一間書房,能收藏她上百本作品、在雜誌上剪下來的偶像風采、電影明信片與海報、朋友親手寫的信與賀卡、一本本的相簿與菲林底片。把它們存到電腦硬盤,總不及實物來得有安全感吧。

 
農曆新年前,又是整理收藏品的好機會。中學年代拍了很多相片,那年頭沒有數碼相機,與朋友去過甚麼聚會,下次再見面,總會收到沖印出來的相片留個紀念。那年中五,英文科老師介紹學生參加教會青年活動,除了每周的團契,重點是有幾位在本地讀大學的哥哥姐姐,為我們這班對前路無方向的中學生分析升學形勢。那個暑假,教會的年青導師帶我們參觀中文大學,拍小組與團體相片,是到此一遊的指定動作。廿多年後,翻看差點塵封的相簿,有點不可思議,相中的中大姐姐,跟現在於報社工作、即舊公司新聞部編輯有八成相似,會是同一人麼?

 
那年會考沒盡全力,成績不及表哥表姐,親戚憑經驗為我規劃人生,都說不必考慮再升學,出來找工作更實際。心事重重,在教會,那中大姐姐走過來勸我:"別擔心,成績不太好,就算未能原校升中六,去別的學校也可以讀得好,只要有心就行。"她是中大新聞系的學生,當然是尖子,但從來沒把平庸後輩看低。要不是有她的鼓勵,也許已放棄到處撲中六學位。暑假過後,沒跟她再碰面,然而,心底裡,一直有她。

 
人生路上,有幸遇上幾位天使,那位中大姐姐是其中之一,印象中,她為人爽直、有理想、有愛心,只是忘了她美麗的面容。最近的一個晚上,用智能手機拍下幾張舊相片, 特別只拍她與其他人的大特寫,WhatsApp給前編輯劉慧妍,然後問她:是你嗎?

 
對方幾秒間就回覆:” Yep難道1992年認識的新聞系姐姐,就是她?(待續)